肺癌,作为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领先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数据,每年有超过18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肺癌,且有超过130万患者因此丧生。吸烟和空气污染是其主要的风险因素,尤其是长期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0倍以上。因此,了解肺癌的早期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性,对于提高早期诊断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肺癌主要分为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NSCLC占比约85%,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等亚型;SCLC占比约15%,生长速度快且易发生远处转移。由于肺癌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如咳嗽、咳痰、胸痛等,常被误认为普通感冒或肺部感染,导致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影像学检查在肺癌的早期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胸部X线片是初步筛查肺癌的常用方法,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容易漏诊。低剂量螺旋CT(LDCT)相较于胸部X线片,对早期肺癌的检出率更高,尤其适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一项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发现,与胸部X线片相比,LDCT筛查使肺癌患者的死亡率降低了20%。此外,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方法在评估肺癌分期和指导治疗方案制定中也具有重要价值。PET-CT能够反映肿瘤的代谢活性,有助于区分良恶性肿瘤;MRI则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对于肿瘤的侵犯范围和周围结构的评估具有优势。
细胞学检查是肺癌诊断的另一重要手段。通过支气管镜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等方法获取肺组织或细胞样本,进行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有助于明确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子分型,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肺癌的分子分型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从靶向治疗中获益,而PD-L1高表达的患者可能适合接受免疫治疗。
肺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分期、分子分型、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手术切除是早期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部分中晚期患者,可采用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肺癌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部分患者可以实现长期生存甚至临床治愈。
综上所述,肺癌的早期症状识别和影像学检查对于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有家族史的人群、接触职业致癌因素的人群等,应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同时关注自身的异常症状变化,如持续的咳嗽、咳痰、胸痛、声音嘶哑、体重下降等。此外,积极控制吸烟和改善空气质量也是降低肺癌风险的有效措施。通过多学科综合诊治,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预后,改善整体生存率。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护人类健康。
葛本明
扎赉特旗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