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作为全球癌症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治疗进展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肺癌的治疗已经从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发展到了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新阶段。本文将综述肺癌的早期症状、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强调早期发现与治疗的重要性,并探讨靶向与免疫疗法的最新进展。
早期症状的识别对于肺癌的及时诊断至关重要。肺癌患者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持续性咳嗽、咳痰带血、胸痛、声音嘶哑和体重下降等。这些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因此提高公众对这些症状的认识是提高早期诊断率的关键。此外,肺癌的早期症状还可能包括呼吸困难、反复发生的肺部感染、肩部或手臂疼痛等。这些症状可能与肺部肿瘤压迫周围组织或神经有关。因此,对于有吸烟史、长期暴露于有害物质环境等高危人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在诊断方法上,低剂量螺旋CT(LDCT)已成为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发现早期肺癌,提高治愈率。LDCT对肺部结节的检出率高,且辐射剂量低,适合作为大规模筛查工具。此外,液体活检技术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肿瘤DNA,为非侵入性诊断提供了新途径,尤其在早期肺癌的筛查中显示出巨大潜力。液体活检可以检测肿瘤释放到血液中的循环肿瘤DNA(ctDNA),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并可用于监测肿瘤的基因突变,指导靶向治疗。
治疗策略方面,手术切除是早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肿瘤局限、无远处转移的患者,手术切除可以彻底去除肿瘤,提高治愈率。手术方式包括肺叶切除、肺段切除和楔形切除等,具体选择需要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患者的肺功能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不能手术或手术风险高的患者,立体定向放疗(SBRT)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局部控制手段。SBRT利用高精度的放射治疗技术,对肿瘤进行高剂量照射,达到局部控制肿瘤的目的。SBRT适用于直径≤5cm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尤其是高龄、合并症多、手术风险高的患者。
化疗作为传统的全身治疗手段,在某些情况下仍然是必要的,尤其是在晚期肺癌患者中。对于晚期NSCLC患者,含铂的双药化疗方案是标准一线治疗。化疗可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在选择化疗方案时,需要权衡疗效和毒副作用,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靶向治疗是利用肿瘤细胞特有的分子标志物,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损害正常细胞。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能够接受个体化的靶向治疗,显著提高了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常见的肺癌驱动基因包括EGFR、ALK、ROS1等。对于携带这些基因突变的患者,相应的靶向药物如EGFR-TKI、ALK-TKI等可以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靶向治疗的毒副作用相对较小,患者生活质量较好。但靶向治疗也存在耐药问题,需要不断研发新的靶向药物,以克服耐药。
免疫治疗则是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PD-1/PD-L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是免疫治疗的两大类主要药物,它们在晚期肺癌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实现长期生存。免疫治疗通过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恢复免疫细胞的杀伤功能。免疫治疗的疗效与肿瘤的PD-L1表达水平、肿瘤突变负荷(TMB)等因素有关。免疫治疗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如肺炎、肝炎、肠炎等。因此,在应用免疫治疗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肺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肺癌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探索这些治疗方法的最佳组合和应用时机,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肺癌的预防和筛查工作,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通过戒烟、减少空气污染、做好职业防护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对于高危人群,定期进行LDCT筛查,可以及时发现肺癌,提高早期诊断率。只有通过综合防治,才能真正降低肺癌的疾病负担。
马明昭
海南省人民医院秀英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