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这个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尤其在东亚地区较为常见。它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也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提高对胃癌早期症状的认识和早期发现,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胃癌的早期症状多种多样,但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其中,消化不良和黑便是较为常见的早期症状。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食欲下降、早饱感等,这些症状与胃肠功能紊乱紧密相关。由于这些症状在日常生活中较为普遍,因此容易被忽视,从而延误诊断。黑便则是指大便呈现黑色或暗红色,主要由消化道出血引起,是胃癌较为典型的症状之一。胃癌引起的出血,血液在肠道内停留较长时间后,与肠道细菌作用形成硫化铁,导致大便变黑。
除了消化不良和黑便之外,胃癌早期还可能表现出贫血、吞咽困难、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腹部肿块、腹水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是胃癌进入进展期的标志,意味着治疗难度增加和预后变差。因此,对于胃癌的高危人群,如年龄超过40岁、有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不良饮食习惯等,应该提高警惕,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
对于胃癌高危人群,定期体检显得尤为重要。胃镜检查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金标准,它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变化,发现可疑病变。除了胃镜,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幽门螺杆菌检测也是筛查胃癌的重要手段。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以及定期进行胃癌相关的血清学检测。
胃癌的发病原因复杂,与遗传、环境、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感染可导致胃黏膜炎症,增加胃癌发病风险。因此,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及时进行根除治疗,以降低胃癌发病风险。
不良饮食习惯也是胃癌的重要诱因。长期高盐、高脂、熏制食品等不良饮食习惯,可导致胃黏膜损伤,增加胃癌发病风险。因此,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不良饮食的摄入,对预防胃癌具有重要意义。
遗传因素在胃癌发病中也占有一定比例。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胃癌发病风险相对较高。因此,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胃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综上所述,胃癌早期症状虽然多样但多不典型,容易在日常生活中被忽视。提高对胃癌早期症状的认识,保持警觉,及时就医,对于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高危人群,定期体检,尤其是胃镜检查,是发现早期胃癌的有效手段。只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降低胃癌的死亡率。通过普及胃癌知识,加强公众健康意识,我们能够有效降低胃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同时,改善生活习惯,减少不良饮食的摄入,也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措施。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抗击胃癌,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蒋健强
南通市肿瘤医院北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