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由于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公众对其认识不足,导致许多患者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了解甲状腺癌的早期标志,对于提高公众的防癌意识和早期发现至关重要。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包括颈部肿块、声音变化、咽喉不适和淋巴结肿大。颈部肿块是甲状腺癌较为常见的早期表现,通常无痛,质地坚硬,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声音变化,如嘶哑,可能是由于肿瘤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所致,这在甲状腺癌中较为常见。咽喉不适,如持续的刺痛感或异物感,也可能是甲状腺癌的早期信号之一。此外,淋巴结肿大也可能提示甲状腺癌的存在,特别是当肿大的淋巴结质地坚硬、固定不动时。
甲状腺癌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可能与遗传、辐射暴露、碘摄入不足或过量等因素有关。遗传易感性可能增加个体患甲状腺癌的风险,而辐射暴露,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辐射暴露,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必需元素,摄入不足或过量均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增加甲状腺癌的风险。
为了早期发现甲状腺癌,建议公众定期进行甲状腺体检和超声检查。甲状腺体检可以触诊甲状腺,发现异常的肿块或硬度变化。超声检查则可以进一步观察甲状腺的结构和形态,发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对于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辐射暴露史或患有其他甲状腺疾病的个体,更应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异常。
甲状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超声检查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发现甲状腺结节并评估其性质。细针穿刺活检是常用的细胞学检查方法,通过取得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甲状腺癌。此外,血液检查、核素扫描等辅助检查也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和分期。
甲状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手术是甲状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全甲状腺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可能需要进行放射性碘治疗,以消除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癌细胞。对于晚期或复发的甲状腺癌,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以控制病情进展。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制剂,以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癌的预后与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和治疗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的预后相对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未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不足10%。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总之,甲状腺癌虽然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通过提高公众对早期标志的认识,结合定期的体检和超声检查,可以显著提高甲状腺癌的早期发现率。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对于高危人群,更应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做到早诊早治。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摄入碘,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暴露,也有助于降低甲状腺癌的风险。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甲状腺癌的防治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肖莫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