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引起高度关注的恶性肿瘤,以其高致死率而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在众多治疗策略中,介入治疗因创伤小、疗效确切而备受瞩目。本文将深入探讨肝癌介入治疗中两种常用方法——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的疗效与风险评估。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注入肝动脉,直接阻断肿瘤的血供并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从而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这种治疗方式适用于广泛类型的肝癌患者,尤其是那些不能手术切除或者不适合其他治疗手段的患者。TACE的优势在于其能够针对性地作用于肿瘤,减少对正常肝组织的损害,同时降低了系统性化疗的副作用。然而,TACE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栓塞剂的非选择性分布、可能引发的肝损伤、胆汁瘤等并发症。栓塞剂的非选择性分布可能导致正常肝组织的血流受限,引发肝功能不全,而肝损伤和胆汁瘤则可能需要额外的治疗和监测。
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
与TACE不同,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治疗通过持续灌注化疗药物,适用于那些肿瘤较大或者多发性肝癌的患者。HAIC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持续的高浓度化疗药物,增强对肿瘤的杀伤效果,尤其适用于那些对常规化疗不敏感的肝癌患者。然而,HAIC治疗同样存在风险,包括化疗药物的全身性副作用、导管相关并发症等。全身性副作用可能包括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而导管相关并发症则可能涉及导管感染、导管功能障碍等问题。
治疗选择的综合考量
在选择肝癌的治疗方式时,必须综合考虑肿瘤的特性、患者的肝功能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例如,对于肝功能较差的患者,可能需要优先考虑那些对肝功能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此外,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预期生存时间等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多学科团队(MDT)的合作对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通过综合评估,可以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介入治疗的监测与评估
在实施介入治疗后,定期的监测和评估对于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以用于评估肿瘤的体积变化、血供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新的肿瘤病灶。此外,血液标志物如AFP(甲胎蛋白)的水平变化也可以作为评估治疗效果的辅助指标。根据监测结果,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结论
总之,TACE和HAIC作为肝癌介入治疗的两种主要方法,各有其优势与风险。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这两种治疗方式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提高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以便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通过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介入治疗的优势,同时降低风险,为肝癌患者带来希望。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黄琴滔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