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是一种发生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由于其位置隐蔽,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被人们忽略,导致许多患者在确诊时病情已较晚。了解鼻咽癌的特点和早期症状,对于提高其早期发现率和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鼻咽位于鼻腔后方和口腔上方,是一个相对狭小的解剖空间,其内壁覆盖着黏膜。鼻咽癌起源于这些黏膜细胞,随着肿瘤的增长,可能会侵犯周围结构,如鼻腔、口腔、颅底等。由于鼻咽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往往在肿瘤较大或发生转移时才就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颈部肿块是鼻咽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也是其“静默信号”之一。癌细胞通过淋巴系统转移至颈部淋巴结,形成质地硬、活动度差的肿块。这些肿块随着病情进展而逐渐增大,可能引起颈部不适或压迫感。因此,对于不明原因的颈部肿块,尤其是质地硬、活动度差的肿块,应高度警惕鼻咽癌的可能。
鼻咽癌的淋巴转移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咽后淋巴结,然后转移到颈深淋巴结;二是直接转移到颈深淋巴结。颈部淋巴结转移是鼻咽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颈部淋巴结转移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还可能导致远处器官转移,如肺、肝、骨等。
除了颈部肿块,鼻咽癌还可能表现为以下症状:鼻塞、流鼻血、耳闷、听力下降、头痛、面部麻木等。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鼻炎、中耳炎等疾病。因此,对于上述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应进行鼻咽部检查,以排除鼻咽癌的可能。
除了上述症状,鼻咽癌还可能引起一些全身症状,如体重下降、疲劳、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可能与肿瘤消耗、感染、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对于出现这些症状的患者,也应警惕鼻咽癌的可能,并及时就医。
鼻咽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种检查方法: 1. 鼻咽镜检查:通过鼻咽镜直接观察鼻咽部,发现肿瘤、溃疡等异常表现。 2. 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等,可发现鼻咽部肿瘤及周围结构受侵情况,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 3. 病理检查: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鼻咽癌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放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尤其对于局部晚期患者,可达到较好的局部控制效果。 2. 化疗:对于中晚期患者,可联合放疗进行,以提高疗效。 3.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对于部分患者,可采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以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 4. 手术:对于部分早期患者,可考虑手术切除肿瘤,但需评估手术风险和患者全身状况。
总之,颈部肿块是鼻咽癌的“静默信号”,提示我们应高度警惕鼻咽癌的可能。了解鼻咽癌的特点和早期症状,对于提高其早期发现率和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不明原因的颈部肿块,尤其是质地硬、活动度差的肿块,应及时就医,进行鼻咽部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争取早治疗,提高治愈率。同时,对于鼻塞、流鼻血、耳闷、听力下降、头痛、面部麻木等不典型症状,也应引起重视,及时进行鼻咽部检查,以排除鼻咽癌的可能。通过综合治疗手段,有望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寇梦瑛
茂名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