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的细菌,它能够定植于人体胃黏膜,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并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探讨HP感染的识别、管理以及预防胃癌的科学方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识别
HP感染的识别通常依赖于实验室检测,包括呼气试验、血清学试验、粪便抗原检测和胃黏膜活检等。呼气试验因其无创性和准确性而广泛使用。血清学试验能够检测到HP的抗体,但无法区分当前感染与既往感染。粪便抗原检测则适合大规模人群筛查。胃黏膜活检是金标准,可直接检测到HP的存在。
HP感染的诊断方法各有优缺点。呼气试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但可能受到药物干扰。血清学试验操作简便,但无法区分感染状态,只能作为初步筛查。粪便抗原检测适合大规模人群筛查,但可能受到其他胃肠道疾病的影响。胃黏膜活检是诊断HP感染的金标准,但属于侵入性检查,存在一定风险。
除了实验室检测外,HP感染的诊断还需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HP感染可引起上腹痛、反酸、嗳气、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部分患者可无症状。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炎症表现。HP感染的诊断需要综合实验室检测和临床资料,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HP感染的管理
科学管理HP感染是预防胃癌的关键。根除HP感染的治疗方案通常包括两种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和铋剂,疗程一般为10至14天。根除治疗后,需要通过呼气试验或粪便抗原检测来确认HP是否已被成功根除。
HP感染的根除治疗需要遵循个体化原则。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耐药情况、肝肾功能等因素综合考虑。PPI的选择应根据其抑酸效果和药物相互作用。铋剂的使用应严格掌握剂量和疗程,以减少不良反应。根除治疗期间,患者需要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根除HP感染后,患者仍需定期随访。部分患者可能存在HP再感染的风险,需要定期进行HP检测。对于根除失败的患者,需要分析失败原因,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可进行二线治疗。对于合并胃黏膜病变的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内镜治疗和药物治疗,以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预防胃癌的综合措施
除了根除HP感染外,预防胃癌还需采取综合措施。包括:
饮食调整:减少高盐、腌制食品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高盐饮食可损伤胃黏膜,促进HP感染和胃癌的发生。腌制食品中含亚硝酸盐,可在体内转化为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E等抗氧化剂,可降低胃癌风险。
生活方式改变:戒烟、限酒,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吸烟和饮酒可损伤胃黏膜,增加胃癌风险。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可导致胃酸分泌紊乱,促进HP感染和胃癌的发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胃癌风险。
定期体检:对于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胃癌。高风险人群包括HP感染者、有胃癌家族史者、有胃溃疡病史者等。定期胃镜检查可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改善预后。
遗传咨询:对于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早期识别风险。部分胃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如遗传性弥漫性胃癌等。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可帮助高风险人群了解自己的遗传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通过科学识别和管理HP感染,结合胃癌综合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公众应提高对HP感染的认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胃癌的负担。医务人员也应加强对HP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高胃癌的防治水平。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有望在未来降低胃癌的疾病负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蔡秀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