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在中国的情况尤为严峻。2015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的胃癌发病率高达28.59/10万,城市中发病率更高于农村,且男性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这一现象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包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环境因素等,其中规律作息对于降低胃癌发病率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胃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当中更为显著。这可能与长期累积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其中作息不规律是一个重要因素。不规律的作息会干扰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癌风险。生物钟的紊乱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包括胃癌。有研究显示,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的人群,胃癌发病率明显高于作息规律的人群。
健康饮食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措施之一。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维持正常的饮食节律,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减少对胃黏膜的损伤。同时,规律作息还有助于促进消化系统的规律运作,减少胃酸分泌的异常,降低胃癌发生的风险。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盐、高脂、熏制食品等,是胃癌发病的高危因素。规律作息有助于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降低胃癌风险。
戒烟限酒也是降低胃癌发病率的有效手段。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和酒精对胃黏膜有直接的刺激和损伤作用,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胃癌发病率更高。规律作息有助于控制烟酒的摄入,减少对胃部的损伤。有研究显示,吸烟者胃癌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2倍,酗酒者胃癌发病率是不饮酒者的2倍以上。
定期体检对于早期发现胃癌具有重要意义。规律作息的人群往往更加注重健康,更可能定期进行体检,从而在胃癌早期就得到诊断和治疗,提高治愈率。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不足10%。因此,定期体检对于提高胃癌生存率至关重要。
及时治疗胃部疾病也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措施。规律作息有助于提高个体对健康的关注度,及时发现并治疗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减少这些疾病发展为胃癌的风险。有研究显示,慢性胃炎患者胃癌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3倍以上,胃溃疡患者胃癌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以上。
增强健康意识,改善生活习惯,对预防胃癌具有积极作用。规律作息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降低胃癌的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此外,保持乐观心态、加强体育锻炼、避免精神压力过大等,也有助于降低胃癌风险。
综上所述,2015年中国胃癌发病率的数据显示,规律作息与胃癌发病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通过改善生活习惯,特别是保持规律的作息,可以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对预防胃癌具有重要意义。预防胃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高公众健康意识,改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及时治疗胃部疾病,共同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李子健
吉林省肿瘤医院湖光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