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结直肠癌的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在全球癌症中排名居高不下。在众多亚型中,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扩增型结直肠癌因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较差的预后,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题。
HER2扩增型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较为复杂,HER2蛋白是一种跨膜酪氨酸激酶,其过度表达或基因扩增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近年来,随着对HER2扩增型结直肠癌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抗HER2靶向治疗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抗HER2靶向治疗主要包括两大类: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抑制剂。
单克隆抗体通过特异性结合HER2蛋白,阻断其下游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目前,已有多种单克隆抗体被批准用于HER2扩增型结直肠癌的治疗,如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等。这些药物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小分子抑制剂则通过抑制HER2蛋白的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其信号传导,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目前,已有多种小分子抑制剂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如拉帕替尼(Lapatinib)和阿法替尼(Afatinib)等。
2020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首次将抗HER2治疗纳入HER2扩增型结直肠癌的治疗推荐,强调了评估HER2状态、联合治疗和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和调整的重要性。对于RAS/BRAF野生型的HER2扩增型结直肠癌患者,推荐使用抗HER2治疗。这为HER2扩增型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有望改善患者的预后。
然而,抗HER2治疗并非“万能钥匙”,合理用药和个体化治疗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首先,应通过检测HER2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状态,筛选适合抗HER2治疗的患者。目前,免疫组化(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评估HER2状态的常用方法。其次,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此外,抗HER2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如化疗、免疫治疗等)的联合应用,也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策略。
总之,抗HER2靶向治疗为HER2扩增型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合理用药和个体化治疗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随着对HER2扩增型结直肠癌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新药和新疗法问世,为HER2扩增型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抗HER2治疗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梁成才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越秀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