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是一种以肾小球基底膜异常增厚为特征的肾小球疾病,它在临床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损害。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对膜性肾病的认识不断更新,治疗策略也逐渐向个体化、精准化发展。以下是对膜性肾病治疗中药物和非药物疗法的综合论述,旨在为患者提供更为科学、全面的治疗指导。
药物疗法
**利尿剂:**膜性肾病患者常伴有水肿,利尿剂通过增加尿量来减轻这一症状。利尿剂的选择和剂量需根据患者的肾功能、电解质水平和水肿程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以避免过度利尿导致电解质失衡和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在选择利尿剂时,常用的药物有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等。噻嗪类利尿剂适用于轻至中度水肿,而袢利尿剂适用于严重水肿或心力衰竭患者。保钾利尿剂适用于伴有低钾血症的患者。在使用利尿剂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尿量、体重和电解质水平,以评估利尿效果和调整剂量。
**降脂药物:**肾病患者往往伴有血脂异常,降脂药物通过调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对延缓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降脂药物的使用需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并根据患者的肝功能和肌酶水平调整用药。常用的降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和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他汀类药物是降低胆固醇的首选药物,而贝特类药物适用于降低甘油三酯。在使用降脂药物时,需要定期检测患者的肝功能和肌酶水平,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调整剂量。
**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是治疗膜性肾病的核心药物。它们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减轻肾脏的炎症和损伤。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需严格监控,以减少可能的副作用,如感染和骨髓抑制。患者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时应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免疫学指标的监测。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和利妥昔单抗等。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膜性肾病的首选药物,而其他免疫抑制剂则作为联合治疗或对糖皮质激素无效的患者的治疗。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感染症状、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等,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及时调整剂量。
**抗凝治疗:**膜性肾病患者存在高凝状态,抗凝药物可以预防血栓形成,减少肾脏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抗凝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和出血风险进行个体化调整。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和低分子肝素等。在选择抗凝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出血风险、肝肾功能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并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以评估抗凝效果和调整剂量。
非药物疗法
**营养支持:**合理的营养摄入对减轻肾脏负担至关重要。高蛋白饮食可能加重肾脏损害,因此建议患者采取低蛋白饮食,并补充必需氨基酸或酮酸。同时,应限制钠盐摄入,以减轻水肿和控制血压。建议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并根据患者的肾功能调整。此外,还应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理需求。建议患者每日热量摄入量为30-35千卡/公斤体重,其中50%-60%来自碳水化合物,20%-30%来自脂肪。
**血压控制:**有效的血压控制可以减缓肾病进展,保护肾功能。对于膜性肾病患者,建议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降压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耐受性进行调整。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ACEI/ARB是降低尿蛋白的首选药物,而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则用于控制血压。在使用降压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肾功能,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及时调整剂量。
**生活方式调整:**生活方式的调整对控制病情和改善预后具有积极影响。建议患者采取低盐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戒酒等健康生活方式。适量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增强机体免疫力,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建议患者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此外,还应避免高盐、高脂、高糖的食物,以减轻肾脏负担和控制血压。
**心理支持:**膜性肾病
黄汉红
兵团第一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