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中断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的急性脑血管事件,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重大威胁。因此,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合理饮食干预对于卒中康复和预防复发至关重要。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指动脉壁内沉积脂质、纤维组织和钙质,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血流受阻。这些斑块的形成会加速血管老化,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代谢紊乱等。研究表明,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以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一、控制总热量摄入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应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以维持理想体重。超重和肥胖是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患者应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使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建议每日热量摄入控制在1200-1500千卡,具体数值根据个人基础代谢率和活动量进行调整。控制热量摄入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二、低盐饮食 高血压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摄入量不宜超过6g。低盐饮食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卒中风险。建议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用加工食品和调味品,以减少钠盐摄入。
三、低脂饮食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限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每日摄入量分别不宜超过7%和300mg。高脂血症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卒中风险。患者应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如橄榄油、深海鱼等。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改善血脂代谢。
四、适量摄入优质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禽、瘦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有助于维持肌肉量和免疫功能,促进康复。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占总热量的15-20%,具体数值根据个人体重和活动量进行调整。
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摄入量不宜低于25g。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建议多吃全谷物、豆类、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六、适量摄入抗氧化营养素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适量摄入抗氧化营养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硒等。抗氧化营养素有助于清除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减少卒中风险。建议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量摄入坚果和种子等食物。
七、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均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卒中风险。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应戒烟限酒,以降低卒中复发风险。研究表明,戒烟和限酒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总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适量优质蛋白、增加膳食纤维和抗氧化营养素摄入的饮食原则。合理饮食干预对于卒中康复和预防复发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并配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以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卒中复发风险。此外,患者还应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控制危险因素,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通过综合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健康生活。
张晋峰
临汾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