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由于口腔癌早期症状较为隐蔽,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因此,提高公众对口腔癌早期征兆的认识和了解,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口腔癌的早期征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无痛肿块:口腔内出现无痛性肿块是口腔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肿块可能出现在舌、颊、牙龈、腭等部位,质地较硬,边界不清。随着肿瘤的增大,可能引起疼痛和出血。因此,一旦发现口腔内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应及时就医检查。
黏膜颜色改变:正常口腔黏膜为粉红色,而口腔癌患者的黏膜可能出现白色或红色的斑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这些颜色改变的斑块可能是口腔癌的早期征兆,应引起高度重视。
溃疡不愈:口腔溃疡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但若溃疡长期不愈或反复出现,应警惕口腔癌的可能。尤其是发生在舌缘、颊黏膜等部位的溃疡,更应引起重视。对于长期不愈的口腔溃疡,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口腔功能障碍:随着肿瘤的增大,患者可能出现咀嚼、吞咽、言语等功能障碍。若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口腔癌的可能。
颈部肿块:口腔癌患者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表现为颈部肿块。若发现颈部肿块,应及时就医,排除口腔癌的可能。
除了自我检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也是早期发现口腔癌的重要手段。一旦发现异常,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预防口腔癌的措施包括: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口腔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限酒可显著降低口腔癌的发病风险。研究表明,吸烟者患口腔癌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3倍,饮酒者患口腔癌的风险是非饮酒者的2倍。因此,戒烟限酒对于预防口腔癌至关重要。
均衡饮食:摄入丰富的水果和蔬菜,避免过热、过硬、过辣的食物,可降低口腔癌的发病风险。研究表明,摄入富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可降低口腔癌的发病风险。同时,避免过热、过硬、过辣的食物,可减少口腔黏膜的刺激和损伤,降低口腔癌的发病风险。
保持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洗牙,及时治疗口腔疾病,可降低口腔癌的发病风险。口腔卫生不良是口腔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口腔卫生不良者患口腔癌的风险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2-3倍。因此,保持口腔卫生对于预防口腔癌至关重要。
避免口腔不良刺激:避免长期紫外线照射、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可降低口腔癌的发病风险。研究表明,长期紫外线照射和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是口腔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避免口腔不良刺激对于预防口腔癌至关重要。
总之,通过自我检查、定期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早期发现口腔癌的征兆,及时就医,是提高口腔癌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口腔癌的发生,对维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公众应提高对口腔癌早期征兆的认识和了解,加强自我检查和定期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口腔癌的发生,对维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岳鹏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