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专家指导

2025-06-24 03:33:29       3213次阅读

妊娠期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话题,对孕妇及其家庭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提供关于妊娠期甲状腺癌的科学信息,帮助准妈妈们和医生共同制定最佳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妊娠期甲状腺癌的特点:

甲状腺癌在妊娠期并不常见,但由于其生长缓慢的性质,大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并不会对妊娠造成直接威胁。然而,孕期激素变化可能影响甲状腺癌的生长和扩散,因此需要密切关注。研究表明,妊娠期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约为1/2500,占所有甲状腺癌患者的1%-2%。妊娠期甲状腺癌的预后通常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但妊娠期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仍需谨慎,以免影响母体和胎儿的健康。

诊断策略:

1.

体检与影像学检查:

孕妇在常规产前检查中,医生会进行甲状腺触诊,若发现异常,会进一步进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评估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快速、准确等优点。超声可以评估结节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等特征,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对于可疑结节,还可以进行超声造影,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

细胞学检查:

当超声提示可疑结节时,细针穿刺活检是诊断甲状腺癌的金标准,其安全性在妊娠期也得到了广泛认可。细针穿刺活检可以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和分子学检测,明确诊断。研究表明,细针穿刺活检对母体和胎儿是安全的,不增加流产、早产等风险。 3.

分子检测:

对于难以确诊的病例,分子检测可以提供额外信息,帮助确定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常用的分子检测包括BRAF突变、RET/PTC重排等,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分子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指导个体化治疗。

治疗选择:

1.

手术治疗:

对于确诊的甲状腺癌,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手术时机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肿瘤大小、妊娠阶段及胎儿发育情况。一般而言,妊娠早期(1-12周)不建议手术,以免增加流产风险;妊娠中期(13-27周)是手术的最佳时机,胎儿相对稳定,手术风险较低;妊娠晚期(28周以后)手术风险增加,需谨慎评估。手术方式包括全甲状腺切除、甲状腺叶切除等,根据肿瘤的分期和分型制定个体化方案。 2.

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

对于低风险肿瘤,可以选择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TSH水平,调整药物剂量,保持在抑制状态。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对母体和胎儿是安全的,但需注意剂量控制,避免过量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 3.

放射碘治疗:

由于放射碘对胎儿有潜在危害,通常不建议在妊娠期使用。对于必须进行放射碘治疗的患者,需要推迟至分娩后。放射碘治疗是甲状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可以消灭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转移病灶。治疗前需要停用甲状腺激素,进行低碘饮食,以提高放射碘的摄取。放射碘治疗对母体是安全的,但需注意防护措施,避免对他人造成辐射。

胎儿保护措施:

1.

孕期监测:

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确保母体和胎儿健康。孕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增加流产、早产、低体重等风险。因此,对于妊娠期甲状腺癌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清TSH、FT4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还需要关注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产前筛查和超声检查,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 2.

分娩计划:

根据肿瘤情况和孕期进展,制定个性化的分娩计划。对于甲状腺癌患者,分娩方式(顺产或剖宫产)和时机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大小、位置、分期等因素。一般来说,肿瘤较小、无明显压迫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顺产;肿瘤较大、有压迫症状的患者建议剖宫产。分娩时机需要权衡母体和胎儿的风险,尽量选择在妊娠37周以后,以保证胎儿的成熟度。 3.

产后管理:

分娩后,应及时对甲状腺癌进行评估和治疗,同时对新生儿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产后需要重新评估肿瘤的情况,制定后续的治疗计划。对于未手术的患者,产后可以尽早安排手术;对于已手术的患者,需要进行术后的辅助治疗,如放射碘治疗等。此外,还需要对新生儿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评估是否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风险,及时进行干预。

总结,妊娠期甲状腺癌的管理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包括产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外科医生和病理医生等

曹俊芝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下一篇饮食在早期肺癌康复中的作用与注意事项
上一篇非小细胞肺癌中ROS1基因突变的重要性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