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筛查: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措施

2025-06-30 00:46:20       3209次阅读

肝癌,这个致命的癌症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和肝细胞胆管细胞混合癌三种类型,其中肝细胞癌占据了肝癌的绝大多数。根据2018年的全球癌症统计报告,肝癌的发病率在全球常见癌症中排名第六,而死亡率位居第四。全球每年约有84.1万新发肝癌病例,其中78.2万人因肝癌失去生命。特别是在蒙古国、日本、韩国等地区,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而在欧洲和美国等地区,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在中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东亚其他国家相似,发病率约为每十万人中有26例,死亡率为每十万人中有23例。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全球近一半的新发肝癌病例和死亡人数都发生在中国。肝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因为早期肝癌的治疗效果远高于晚期。肝癌筛查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定期的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法,可以及时发现肝脏的异常情况,从而尽早进行治疗。血液检查中,甲胎蛋白(AFP)是肝癌筛查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水平的异常升高往往提示肝癌的存在。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能够发现肝脏的占位性病变,对肝癌的诊断和分期有重要帮助。

肝癌的高危人群包括慢性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长期饮酒者、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等。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肝癌筛查尤为重要。通过筛查,不仅可以及时发现肝癌,还可以对肝脏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肝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病毒感染是主要的原因之一。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全球约有2.57亿人携带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而丙型肝炎病毒的全球感染人数也高达1.85亿。这些慢性病毒感染者若不加以控制和治疗,长期发展下去,很容易发展为肝硬化,最终导致肝癌的发生。

除了病毒感染,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肝癌发生的重要诱因。长期饮酒、高脂饮食、肥胖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导致肝脏损伤和病变。此外,一些化学物质如黄曲霉素等,也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增加肝癌的风险。

肝癌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往往缺乏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腹胀、乏力、消瘦、黄疸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提示肝癌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治疗效果较差。因此,对于高危人群而言,定期进行肝癌筛查,及早发现和治疗肝癌,是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肝癌的治疗手段多样,包括手术切除、射频消融、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术切除是肝癌根治性治疗的首选方法,适用于早期肝癌患者。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可以采用射频消融、介入治疗等局部治疗手段,以控制肿瘤的生长。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全身治疗手段,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生存期。

总之,肝癌筛查是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措施。对于高危人群而言,定期进行肝癌筛查,及早发现和治疗肝癌,是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公众也应提高对肝癌的认识,了解肝癌的高危因素,积极参与肝癌的预防和筛查工作。同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控制病毒感染,也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措施。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有效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

杨岳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下一篇预防胆管癌:从肝炎病毒控制做起
上一篇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分期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