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FH)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脂质代谢异常疾病,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1/200至1/500。作为一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FH的主要特征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异常升高,显著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发病风险。
遗传学基础
FH的遗传学基础较为复杂,涉及多个基因突变。其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载脂蛋白B(APOB)基因以及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 9型(PCSK9)基因的突变是FH的主要遗传原因。这些基因突变导致LDL-C清除机制受阻,血液中LDL-C水平升高。具体而言:
LDLR基因突变损害LDL受体的功能,减少LDL-C的摄取和清除。
APOB基因突变改变LDL颗粒的结构,影响其被LDL受体识别。
PCSK9基因突变增加LDL受体的降解,减少LDL-C的清除。
临床表现
FH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
早发性心血管疾病
:患者可能在较年轻时就发生心脏病或中风。
皮肤黄色瘤
(xanthomas):由于LDL-C在皮肤中沉积形成的黄色或橙色结节。
肌腱黄色瘤
(xanthelasmas):在肌腱处形成的黄色瘤。
角膜弓
(arcus corneae):角膜边缘出现的灰白色环,是FH的另一典型体征。
诊断与治疗
FH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体征、家族史、血脂水平检测和基因检测。治疗方面,主要措施包括:
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控制,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运动。
药物治疗
:包括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和PCSK9抑制剂等,旨在降低LDL-C水平。
对于有明显家族史的患者,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键。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至关重要。
病理生理机制
FH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涉及LDL-C清除障碍。LDL-C是血液中的一种脂蛋白,负责将胆固醇从肝脏运输到全身组织。正常情况下,LDL-C被LDL受体识别并清除。但在FH患者中,由于LDLR、APOB或PCSK9基因突变,LDL-C清除受阻,导致血液中LDL-C水平升高。长期高水平的LDL-C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预防与筛查
F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这意味着患者只需一个突变基因即可发病。因此,对于有FH家族史的人群,进行遗传筛查和早期诊断尤为重要。通过遗传咨询、定期血脂检测,可以及时发现FH并采取干预措施。
长期管理
对于FH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管理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这包括:
定期监测血脂水平,评估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方案。
鼓励患者参与自我管理,提高治疗依从性。
定期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结语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作为一种遗传性脂质代谢异常疾病,其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涉及LDL-C清除障碍,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了解其遗传学基础和病理生理机制,对于早期识别和干预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遗传咨询、定期血脂检测和适当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FH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改善生活质量。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于预防FH相关的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傅明炜
福建省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