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在治疗策略上不断探索新的可能。近年来,免疫治疗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在肺癌治疗中展现出了巨大潜力,尤其是在与放疗结合时显示出的协同效应,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本文将从疾病原理知识的角度,详细解析免疫治疗与放疗结合在肺癌治疗中的协同效应。
首先,需要明确肺癌主要分为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85%,而小细胞肺癌则较为罕见,但生长迅速,预后较差。
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免疫治疗的疗效受到病理类型、生物标志物状态、治疗时机及个体差异的影响。例如,PD-L1高表达的患者使用单药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相较于传统化疗,5年生存率显著提升,中位总生存期也有显著延长。对于PD-L1表达较低或阴性的患者,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能够提高客观缓解率,并延长中位总生存期。此外,围手术期治疗中,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能够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术后辅助免疫治疗能够延长无病生存期。对于不可手术的III期患者,度伐利尤单抗作为巩固治疗,显著延长了中位总生存期。
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能够提高客观缓解率和中位总生存期,提升2年生存率。
免疫治疗的疗效与生物标志物密切相关。PD-L1的表达水平、肿瘤突变负荷(TMB)以及微卫星不稳定性高(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状态均与疗效相关。高表达PD-L1的患者单药免疫治疗效果最佳,而高TMB或MSI-H/dMMR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更为良好。
免疫治疗的疗效特点包括“拖尾效应”,即部分患者能够实现长期生存,特别是PD-L1高表达或TMB高的患者。此外,免疫治疗的起效时间通常在治疗后2-3个月,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延迟响应,即在治疗4-6个月后肿瘤缩小。需要注意的是,约5-10%的患者可能出现假性进展,即初期肿瘤增大,实则为免疫细胞浸润,这种情况下继续治疗可能获益。
免疫治疗与放疗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放疗能够增强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反应,促进免疫细胞对肿瘤的识别和攻击。放疗能够改变肿瘤细胞的抗原表达,释放肿瘤抗原,同时增加PD-L1的表达,这为免疫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靶点。此外,放疗还能够改变肿瘤微环境,降低免疫抑制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效应细胞的功能。
综上所述,免疫治疗与放疗的结合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尤其在提高生存率和延长生存期方面显示出显著的协同效应。随着对免疫治疗机制的深入理解和生物标志物的精准检测,免疫治疗与放疗的联合应用将更加个体化和精准,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获益。
孙超敏
嵊州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