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急救误区的识别和纠正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肝癌急救中常见的误区,并提供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方法。
肝癌早期症状隐蔽,易被忽视。患者可能表现为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些症状初期不具特异性,易误认为一般身体不适。提高对早期症状的认识,对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定期体检,尤其是有肝病史的人群,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措施。建议每年进行至少一次肝功能检查和肝脏超声检查,对于高危人群,还应增加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
部分患者或家属面对肝癌时,可能盲目寻求偏方或未经科学验证的治疗方法,延误正规治疗,加重病情。正确的做法是遵循医嘱,接受规范的治疗方案。规范化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传统手段,也涵盖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兴治疗方式。患者应与医疗团队保持沟通,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通过整合不同专业的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已成为肝癌治疗的重要趋势。
过度治疗也是肝癌急救中的常见误区。部分患者或家属出于对病情的担忧,可能要求过度治疗,增加患者身体负担,影响治疗效果。适度治疗,关注患者生活质量,是更合理的选择。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身体状况和心理承受能力,避免不必要的治疗风险。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强调在控制病情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肝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面临巨大心理压力。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心态,对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生活质量同样重要。心理干预和心理治疗可作为肝癌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挑战。建议患者及家属积极参加心理辅导,学习应对技巧,减轻心理压力。
在急救过程中,定期复查和监测病情变化不可或缺。通过定期检查,可及时了解病情发展,调整治疗方案,实现最佳治疗效果。肝癌患者复查项目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有助于及时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建议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复查计划。
早期筛查、健康生活方式、合理用药、多学科综合治疗及家庭护理等都是降低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因素。公众应提高对肝癌的认识,规范急救流程,降低肝癌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通过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方法,可有效识别和纠正肝癌急救误区,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加强肝癌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健康意识,是预防肝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途径。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降低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肝癌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因此,肝癌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加强肝癌相关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对于提高肝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保持理性,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不盲目追求所谓的“特效药”或“偏方”。
在肝癌治疗过程中,营养支持和康复治疗也不容忽视。合理的饮食和营养补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增强抵抗力。康复治疗则有助于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和家属应重视康复治疗,积极配合医生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总之,肝癌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只有正确认识肝癌,规范急救流程,才能有效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让我们携手行动,共同对抗肝癌,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郑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