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是发生在甲状腺组织中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攀升,引起了医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详细介绍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诊断方法,并比较手术切除和放射性碘治疗这两种主要的治疗方法,以帮助患者和医生做出更加合理的治疗决策。
早期症状识别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往往较为隐匿,容易被忽视。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颈部肿块、声音变化、咽喉部不适或持续性的咳嗽。由于这些症状与许多非肿瘤性疾病相似,因此提高公众对这些早期信号的警觉性至关重要,有助于早期发现并改善预后。一旦发现颈部肿块,尤其是质地硬、固定不动的肿块,应及时就医。声音变化可能提示肿瘤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而咽喉部不适或持续性咳嗽可能与肿瘤侵犯气管或喉部有关。
诊断方法
一旦怀疑甲状腺癌,一系列诊断程序将被启动。超声检查是初步评估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方法,它能够显示结节的大小、形状和内部结构。超声检查可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微钙化、边界不清等恶性征象。血液检查,尤其是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如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等,也能帮助评估甲状腺的整体健康状况。细针穿刺活检是确诊甲状腺癌的关键步骤,通过细胞学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性质。细胞学检查可以发现甲状腺癌细胞的异型性、核沟等恶性特征。
除了上述检查外,核素扫描、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也有助于评估甲状腺癌的扩散情况。核素扫描可以发现甲状腺癌的功能性结节,而CT或MRI可以发现肿瘤的局部侵犯和远处转移。此外,分子检测如BRAF基因突变检测也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治疗方法
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和放射性碘治疗。
手术切除
手术是甲状腺癌治疗的首选方法,特别是对于局部进展的肿瘤。手术的类型包括全甲状腺切除和次全甲状腺切除,具体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扩散情况。全甲状腺切除适用于大部分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而次全甲状腺切除适用于部分低危的乳头状癌。手术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移除肿瘤,减少复发风险。然而,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并发症。为了降低手术风险,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神经和甲状旁腺功能。
放射性碘治疗
对于已经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癌患者,放射性碘治疗常用于消除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转移病灶。这种治疗通过摄取放射性碘,选择性地破坏甲状腺癌细胞。放射性碘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但需要患者接受隔离和严格的饮食控制。此外,治疗后可能需要长期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放射性碘治疗适用于术后病理分期中、高危的患者,以及存在残留病灶或转移病灶的患者。治疗剂量取决于患者的肿瘤负荷和病灶分布情况。
结论
手术切除与放射性碘治疗各有优势和局限性。手术切除适用于局部进展的肿瘤,而放射性碘治疗则适用于术后残留病灶和转移病灶的治疗。选择哪种治疗方法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肿瘤的类型、大小、扩散情况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医生与患者应充分沟通,共同决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甲状腺癌患者还应接受规律的随访和甲状腺功能监测,以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和全程管理,甲状腺癌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高士兵
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