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化系统肿瘤领域,胃癌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早期诊断胃癌,了解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的概念至关重要。癌前疾病是指与胃癌相关的良性疾病,存在发展成胃癌的潜在风险,主要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和残胃炎等。而癌前病变则是指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病理变化,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主要包括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主要癌前疾病之一。根据新悉尼胃炎系统和我国2017年颁布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标准2017,上海》,慢性胃炎主要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两大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也称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指胃黏膜浅层出现的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这种炎症如果持续不愈,病变可能继续发展,最终波及胃黏膜全层。
从组织学变化来看,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炎症、化生、萎缩和异型增生。从疾病变化的角度来看,这一过程可以描述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不典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癌。正确认识这些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既不盲目恐惧,也不掉以轻心,积极治疗,定期复查,是预防胃癌发生的关键。
胃溃疡也是胃癌的癌前疾病之一。胃溃疡是指胃黏膜或十二指肠黏膜发生溃疡性病变。胃溃疡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吸烟、饮酒等因素密切相关。胃溃疡长期不愈,可能导致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增加胃癌的风险。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突出的局限性隆起性病变。胃息肉的发生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部分胃息肉可能发展为腺瘤性息肉,具有恶变潜能,需要密切关注和定期复查。
残胃炎是指胃部分切除术后残留胃黏膜的炎症性病变。残胃炎的发生与胃切除术后胆汁反流、胃酸减少等因素有关。残胃炎可导致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增加胃癌的风险。
综上所述,对于胃癌的预警,关键在于识别和干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这不仅需要患者对相关疾病有所了解,更需要医疗工作者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治疗。通过早期识别和干预,可以大大降低胃癌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同时,我们还需要重视胃癌的预防,包括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定期体检等措施,从源头上降低胃癌的风险。
此外,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胃镜检查是最重要的手段。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发现早期胃癌。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患者,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胃癌。对于胃癌的诊断,除了胃镜检查外,还可以进行胃黏膜活检、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等辅助检查,提高胃癌的诊断准确性。
总之,胃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我们应正确认识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积极治疗,定期复查,同时重视胃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以降低胃癌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通过医患共同努力,我们有望战胜胃癌这一顽疾。
胥平湘
兴化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