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化疗作为结直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生长,但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化疗相关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改善化疗患者的营养水平,减轻化疗相关副作用,已成为临床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通过对比300例结直肠癌化疗患者,发现结合知信行理论指导下的姑息护理和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能显著提高营养水平、减少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生活质量,有效预防化疗相关副作用,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首先,本研究发现结直肠癌化疗患者普遍存在营养风险,其主要表现为体重下降、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等。这可能与化疗引起的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等因素有关。而营养状况的下降不仅影响患者的体力和免疫力,还会降低化疗的耐受性和疗效。因此,改善化疗患者的营养水平至关重要。
其次,本研究采用知信行理论指导姑息护理,通过提高患者对化疗和营养支持的认知,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知信行理论是一种健康行为改变理论,强调通过提高个体的健康知识、信念和行为技能,促进个体的健康行为改变。在结直肠癌化疗患者中,知信行理论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对化疗副作用和营养支持的认识,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再次,本研究强调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在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营养支持中的重要地位。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是指通过口服或管饲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富含免疫调节成分的特殊营养制剂,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本研究发现,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减少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这可能与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能改善肠道屏障功能、调节免疫反应、促进蛋白质合成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了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营养水平提升的重要性,并揭示了知信行理论指导下的姑息护理和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在改善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这对指导临床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营养支持和姑息护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提高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化疗疗效,降低化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未来,我们应进一步探索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营养支持的最佳方案,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精准的营养支持,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除了知信行理论指导下的姑息护理和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个体化营养支持: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疾病进展、化疗方案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这需要营养师、医生和患者共同参与,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营养方案。
营养教育: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教育,提高患者对营养重要性的认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患者应该了解哪些食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哪些食物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哪些食物会加重消化道症状。通过营养教育,患者可以更好地配合营养支持方案,提高营养支持的效果。
营养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体重、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是否得到改善。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以确保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持续改善。
心理支持:结直肠癌化疗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和营养摄入。因此,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对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多学科协作: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营养支持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肿瘤科医生、营养师、护士、心理医生等,共同制定和实施营养支持方案。通过多学科协作,可以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营养支持,提高营养支持的效果和安全性。
总之,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营养支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通过知信行理论指导下的姑息护理和肠内免疫营养支持,结合个体化营养支持、营养教育、营养监测、心理支持和多学科协作等措施,可以显著提高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营养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化疗疗效,降低化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我们应该重视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营养支持,不断提高营养支持的质量和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陈鑫
丰宁满族自治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