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这一专业术语背后隐藏着对血管健康的严重威胁。它是一种慢性血管疾病,以动脉壁内沉积脂质、纤维组织和钙化物质为特征,悄无声息地在血管内形成斑块,类似于在血管中埋下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诸如心肌梗死、中风等严重心血管事件。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壁逐渐失去弹性,脂肪、胆固醇和其他物质开始在血管壁中积累,形成斑块。这些斑块不仅导致血管狭窄,减少血流量,而且可能破裂,引发血栓形成,阻塞血管,从而增加心肌梗死和中风的风险。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包括内皮功能障碍、脂质沉积、炎症反应、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纤维化等。内皮功能障碍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脂质和炎症细胞更容易进入血管壁。脂质沉积在血管壁内形成脂质条纹,随着炎症反应和平滑肌细胞增殖,脂质条纹逐渐发展为纤维斑块和复合斑块。钙化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晚期改变,进一步加剧血管僵硬和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血管的部位和程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绞痛和心肌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脑供血不足和中风,肾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肾功能不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间歇性跛行等。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维护血管健康。以下是一些预防要点:
健康饮食:摄入富含全谷物、新鲜水果和蔬菜、低脂肪蛋白的饮食,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LDL)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建议每日摄入的胆固醇量不超过300mg,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7%。
保持体力活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即“好”胆固醇,它有助于清除LDL,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控制体重:肥胖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维持健康的体重,可以降低患病风险。建议BMI指数保持在18.5-24.9的范围内。
戒烟:吸烟会损害血管内壁,促进斑块的形成和增长。戒烟不仅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还能改善整体健康。戒烟1年后,冠心病的风险可降低50%。
管理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来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可以减少血管损伤。建议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检查,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步骤。建议40岁以上的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心血管健康检查。
动脉粥样硬化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变和医疗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其发生和发展的风险。维护血管健康,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做起,是每个人维护心血管健康的重要一步。让我们从现在做起,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动脉粥样硬化,享受健康长寿的生活。
洪景宣
福建省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