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感染是全球范围内肝癌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对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人群而言,定期的肝癌筛查是降低肝癌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键。本文将详细阐述HBsAg阳性者如何进行肝癌的进一步检查,并介绍相关的医学知识和科学依据。
首先,确定哪些人群需要接受肝癌筛查至关重要。根据医学指南,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35岁以上、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以及有慢性肝炎史的人群。性别差异也被考虑在内,男性35岁或40岁以上,女性45岁或50岁以上被认为是筛查的合适年龄。一般建议筛查终止年龄为65岁。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肝炎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逐渐增加,而65岁以上人群即使发现肝癌,治疗的效果和预后也相对较差。
关于筛查的频率,医学界普遍推荐高危人群每3至6个月进行一次肝癌筛查,最长不超过一年。过于频繁的筛查不仅会增加经济负担,还可能对受检者造成心理压力。定期筛查有助于及时发现肝癌的早期迹象,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同时,合理的筛查间隔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实际操作中,筛查方法的选择应基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我国专家建议采用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作为肝癌筛查的主要手段。对于35至64岁的男性和45至64岁的女性居民,若HBsAg初筛结果为阳性,则建议联合应用血清AFP和肝脏超声进行进一步检查。AFP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肝癌筛查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肝脏超声检查则可以直观地观察肝脏的结构和形态,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
AFP是肝癌筛查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但其升高并不特异于肝癌,还可能与肝转移瘤、非肝癌性肝病、生殖系统癌症、孕期等状况相关。因此,AFP升高时,需要由专科医生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除了AFP检测,还可以采用其他生物标志物如异常凝血酶原(DCP)、AFP-L3%等进行联合检测,以提高肝癌筛查的准确性。
对于AFP阳性或肝脏超声检查发现异常的HBsAg阳性者,需要进一步进行肝脏增强CT或MRI检查,以明确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对于高度可疑的肝癌患者,还可以采用肝脏活检等有创检查方法,以获得病理学诊断依据。同时,还需要评估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全身状况,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对于HBsAg阳性者,定期的肝癌筛查是必不可少的。通过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肝癌的早期迹象,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重要的是,AFP水平的升高需要进一步的专业评估,以确保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法和频率,以实现肝癌筛查的最大效益。通过科学合理的肝癌筛查,可以降低HBsAg阳性者的肝癌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李宇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