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患者须知:药物副作用识别与管理

2025-07-15 01:44:42       3213次阅读

口腔癌,作为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策略多样,包括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等。药物治疗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治疗手段及其药物副作用的识别与管理,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一、药物治疗策略

化疗:化疗是使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的治疗方法。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5-氟尿嘧啶等。化疗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放疗或手术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化疗药物通过干扰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但化疗药物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需要密切监测并对症治疗。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针对癌细胞特定分子靶点的治疗方法,可以更精准地杀伤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常用的靶向药物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等。靶向治疗的优势在于其针对性强,副作用相对较小。但靶向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分子分型选择合适的药物。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免疫系统,识别和杀伤癌细胞的治疗方法。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免疫治疗的优势在于其持久性和低毒性,但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也需要引起重视,如免疫性肺炎、肝炎等。

二、药物副作用的识别与管理

尽管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口腔癌的进展,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服药,并定期检查,及时反馈不适症状。常见的药物副作用包括: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可使用止吐药、止泻药等对症治疗,并注意饮食调整,避免刺激性食物。同时,少食多餐,避免油腻、高脂肪食物,有助于减轻胃肠道负担。

骨髓抑制: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必要时使用升白细胞药、输血等治疗。骨髓抑制会增加感染和出血的风险,需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及时处理。

肝肾功能损害: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肝肾功能不全会影响药物代谢和排泄,增加药物毒性,需引起重视。

口腔黏膜炎:注意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使用漱口水、局部涂抹药物等缓解症状。口腔黏膜炎会影响患者进食和生活质量,需积极干预。

皮肤反应:如皮疹、瘙痒等。可使用抗过敏药、外用药膏等对症治疗。避免抓挠皮疹,以免继发感染。皮肤反应会影响患者舒适度,需及时处理。

三、与医疗团队的合作

患者需与医疗团队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药物副作用,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可寻求营养师、心理医生等多学科团队的帮助,以改善食欲、缓解焦虑情绪等。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总之,口腔癌的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了解药物副作用,并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也是康复的重要一环。相信在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患者一定能够战胜疾病,重获健康。

汤月华

宜兴市人民医院

下一篇基因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与挑战
上一篇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肿瘤形成的原理与机制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