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围术期综合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的关键。本文将从术前准备、术中管理、术后护理、围术期综合治疗进展以及康复与长期随访等方面,详细阐述胃癌围术期综合治疗的科学原理和实施要点。
一、术前准备 术前的全面身体评估是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的基础。心肺功能、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肿瘤分期评估缺一不可。胃镜和影像学检查(如CT)有助于明确肿瘤的位置及浸润范围。针对胃癌患者常见的营养不良或贫血,通过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或肠内营养补充剂(如营养粉)来改善患者的体质至关重要。术前1天改为流质饮食,并针对幽门梗阻患者实施温生理盐水洗胃,以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此外,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对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提高手术配合度同样重要。
二、术中管理 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基于肿瘤的分期,包括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或短路手术。微创技术如腹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而逐渐普及。术中麻醉与生命体征监测是确保手术安全的关键环节,需要实时监测血压、血氧等指标。切口与感染防控也不可忽视,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术前备皮(剃毛、消毒)是降低切口感染风险的有效手段。
三、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的重点在于早期恢复与饮食管理。术后24小时内禁食,之后逐步过渡到流质、半流质至普通饮食,以易消化、低纤维食物为主。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提倡早期进食,有助于缩短禁食时间。并发症的预防是术后护理的另一重点,包括感染的观察与处理、吻合口瘘的监测、肠梗阻的预防以及疼痛管理。多模式镇痛(药物+物理疗法)有助于患者主动报告疼痛,避免影响康复进程。
四、围术期综合治疗进展 新辅助化疗与免疫治疗在围术期的应用,为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术前新辅助化疗(如SOX方案)能够提高R0切除率,而免疫治疗(如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的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率,尤其适用于晚期或高风险患者。术后辅助治疗则根据病理分期选择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五、康复与长期随访 术后的康复与长期随访是确保患者恢复和预防复发的关键。功能锻炼与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戒烟限酒、避免高盐和腌制食物、多摄入新鲜蔬果,对于患者的长期健康至关重要。定期复查,包括术后2年内每3-6个月的胃镜、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是监测复发的重要手段。
总结而言,胃癌围术期管理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过程,涉及术前评估、术中管理、术后康复等环节的精细化干预。近年来,免疫治疗与加速康复理念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治疗效果。患者需积极配合医护指导,以实现最佳预后。
冯雨晨
海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