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溶解综合征:R-CHOP方案治疗滤泡性淋巴瘤时的并发症

2025-07-13 22:12:51       3209次阅读

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FL)作为一种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 B-NHL)中的常见类型,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这种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预后造成了重大影响。目前,在众多治疗方案中,R-CHOP方案——即利妥昔单抗(Rituximab)与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多柔比星(Doxorubicin)、长春新碱(Vincristine)以及泼尼松(Prednisone)的联合应用——已成为治疗滤泡性淋巴瘤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

尽管R-CHOP方案在临床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肿瘤细胞的快速溶解和死亡可能导致肿瘤溶解综合征(Tumor Lysis Syndrome, TLS)。TLS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涉及到肿瘤细胞内大量代谢产物的快速释放入血,进而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TLS的分类包括实验室TLS和临床TLS,前者仅表现为生化指标异常,而后者则伴随有器官功能障碍。TLS的发生与肿瘤负荷、治疗方案及个体差异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采用R-CHOP方案治疗滤泡性淋巴瘤的过程中,TLS的发生率为5-10%,且多见于治疗初期。TLS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高钾血症、高尿酸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这些代谢紊乱可能进一步导致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卒中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了预防和及时处理R-CHOP方案治疗滤泡性淋巴瘤时可能发生的TLS,以下措施至关重要:

在治疗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肿瘤负荷和基础肾功能进行充分评估,并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和剂量。这有助于降低TLS的风险,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钾、血尿酸、血磷、血钙等生化指标,及时发现TLS的征兆。通过定期的血液检测和生化分析,可以对TLS进行早期识别。

一旦发现TLS,应立即给予降钾、降尿酸、补液、碱化尿液等对症处理。在必要时,可以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以减轻代谢紊乱对患者的影响。

对于高风险患者,可以在治疗前给予拉布立酶(Rasburicase)预防性治疗,以降低TLS的发生率。拉布立酶是一种尿酸氧化酶,能够降低血尿酸水平,从而减少TLS的风险。

加强对TLS的认识和重视,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及时发现和处理TLS。通过教育和培训,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识别TLS的高危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总之,R-CHOP方案治疗滤泡性淋巴瘤时的肿瘤溶解综合征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并发症。通过规范的诊疗和严密的监测,可以有效地降低TL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障。

姚春萌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下一篇胰腺癌早期难以发现的科学原因
上一篇胃癌化疗的优化: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