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活检在医学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肝癌的确诊过程中。作为一种金标准诊断技术,肝脏活检能够直接观察组织细胞的结构变化,为病理学证据的获取提供直接途径,相较于依赖影像学特征的检查,它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通过肝脏活检,可以准确评估肿瘤的分化程度和侵袭性,这对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肝脏活检的原理是通过细针穿刺或切割活检等方式,从肝脏中取出一小部分组织样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的检查。这种检查可以揭示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征,包括细胞大小、形状、排列方式以及核质比例等,进而判断肿瘤的性质和恶性程度。此外,肝脏活检还可以检测肿瘤细胞的分子标志物,为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然而,肝脏活检并非没有风险。其中,出血和感染是两个主要的潜在并发症。出血风险主要源于肝脏活检过程中对肝组织造成的损伤。由于肝脏是一个富含血管的器官,穿刺过程中可能会损伤肝内血管,导致出血。轻微的出血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但严重的出血则可能需要紧急医疗干预。为减少出血风险,医生通常会选择在活检前后使用止血药物,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感染风险则与活检过程中器械的消毒不彻底或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有关。肝脏活检是一种侵入性操作,任何侵入性操作都存在感染的风险。尽管现代医学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和预防措施,但感染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降低感染风险,医生会使用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并在活检前后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测。
除了出血和感染,肝脏活检还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如胆漏、胆汁性腹膜炎等。胆漏是指胆汁从胆管泄漏到腹腔,引起化学性腹膜炎。胆汁性腹膜炎是指胆汁进入腹腔后引起的急性腹膜炎。这些并发症虽然罕见,但一旦发生,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需要紧急治疗。
尽管存在这些风险,对于疑似肝癌的患者来说,及时进行肝脏活检仍然是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关键步骤。早期诊断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还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因此,权衡利弊后,对于疑似肝癌的患者,肝脏活检仍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诊断手段。
在进行肝脏活检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肝功能、凝血功能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活检方案。活检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评估患者对活检的耐受性。活检过程中,医生会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以降低感染风险。活检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患者应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了解肝脏活检的风险与益处,并在充分知情的基础上做出是否进行活检的决定。医生会向患者详细解释活检的必要性、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以及预防和处理措施。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如实告知自己的病史和身体状况,以便医生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总之,肝脏活检是确诊肝癌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但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操作和监测下,这些风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对于疑似肝癌的患者来说,及时进行肝脏活检,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患者应充分了解肝脏活检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王征征
河南省肿瘤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