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是一类在口腔黏膜上发生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全球人民的健康。据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口腔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口腔癌的病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吸烟和饮酒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可预防危险因素。
吸烟是口腔癌的重要诱因。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数千种化学物质,其中包括69种已知的致癌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可以直接刺激口腔黏膜,导致细胞DNA损伤和基因突变,从而增加口腔癌的风险。研究表明,吸烟者患口腔癌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6倍以上。长期吸烟者的风险更是高达12倍以上。因此,戒烟对于预防口腔癌至关重要。
饮酒同样与口腔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酒精可以破坏口腔黏膜的屏障作用,使得致癌物质更容易进入细胞内部。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口腔黏膜反复受损,增加癌变的可能性。研究发现,饮酒量与口腔癌的风险呈正相关。每天饮酒量超过50克的人,患口腔癌的风险是不饮酒者的2倍以上。限制酒精摄入是降低口腔癌风险的有效途径。
除了戒烟和限酒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降低口腔癌的风险: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口腔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口腔内的异常变化,如溃疡、肿块等,从而早期发现并治疗口腔癌。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可以有效减少口腔细菌的滋生,降低口腔癌的风险。建议每天刷牙两次,每次至少2分钟,并每天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避免口腔黏膜的刺激和损伤。过热、过冷、过硬的食物会对口腔黏膜造成刺激和损伤,增加癌变的风险。建议避免食用过烫、过冷、过硬的食物,以免损伤口腔黏膜。
出现口腔疼痛时及时就医。口腔出现疼痛时,可能是口腔癌的早期信号。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合理使用药物。一些药物,如止痛药和抗生素,如果滥用,可能会对口腔黏膜造成刺激和损伤,增加口腔癌的风险。在使用药物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均衡饮食。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营养素,会增加口腔癌的风险。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这些营养素。
避免口腔慢性刺激。长期的口腔慢性刺激,如不合适的假牙、牙周炎等,会增加口腔癌的风险。应及时处理口腔慢性刺激因素,以降低癌变的风险。
加强体育锻炼。研究发现,缺乏体育锻炼会增加口腔癌的风险。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以降低口腔癌的风险。
总之,通过不吸烟、不饮酒、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口腔黏膜刺激和损伤、合理用药、均衡饮食、处理口腔慢性刺激和加强体育锻炼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口腔癌的风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保护口腔健康,预防口腔癌的发生。
毕明宏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