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恶性血液肿瘤,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一种类型,占所有NHL病例的30%-40%。本文将从疾病原理的角度,详细介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一、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因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部分DLBCL患者存在染色体易位,导致原癌基因活化,如BCR/ABL、CCND1/IGH等。 2.病毒感染:EB病毒(EBV)感染与DLBCL的发生有一定关联,特别是在免疫缺陷患者中。 3.免疫缺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DLBCL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4.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辐射等环境因素可能增加DLBCL的发病风险。
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 DLBCL起源于成熟的B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可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可侵犯淋巴结、脾脏、骨髓等淋巴组织,也可侵犯结外器官,如胃肠道、皮肤、中枢神经系统等。DLBCL的病理分型包括生发中心型、非生发中心型等,不同亚型的预后有一定差异。
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 DLBCL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 1.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可累及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 2.全身症状: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B症状”。 3.结外器官受累:胃肠道出血、皮肤结节、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 4.血常规异常:贫血、血小板减少等。
四、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 DLBCL的诊断需要综合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 1.影像学检查:CT、MRI、PET-CT等可评估肿瘤的范围和代谢活性。 2.病理活检:淋巴结或受累器官的活检标本经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可明确诊断。 3.分子生物学检测:基因重排、染色体核型分析等有助于揭示DLBCL的分子机制。
五、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 DLBCL的治疗以化疗为主,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部分高危患者可考虑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部分难治性或复发的DLBCL,可尝试新药治疗,如BTK抑制剂、PI3K抑制剂等。
总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异质性较强的恶性血液肿瘤,病因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通过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随着新药和新疗法的不断涌现,DLBCL患者的预后有望进一步改善。
马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