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除了众所周知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外,多种因素也在肝癌的发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将重点探讨寄生虫感染对肝脏健康的长期威胁,并提供预防建议。
首先,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肝癌的关系不容忽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长期感染可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癌。多项研究已证实,HCV感染者的肝癌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据统计,全球约有1.8亿人感染HCV,其中约15%-30%的患者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癌。因此,对于HCV感染者,及时抗病毒治疗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降低肝癌风险。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代谢综合征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NAFLD包括从单纯脂肪肝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疾病谱,其中NASH可能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肥胖、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代谢问题是该病的主要诱因。据统计,全球约有25%的成年人患有NAFLD,其中约10%-30%的患者可能发展为NASH。因此,控制体重、改善代谢紊乱对于预防NAFLD相关肝癌具有重要意义。
寄生虫感染对肝脏健康的威胁也不容忽视。肝吸虫(如华支睾吸虫)和血吸虫感染可导致慢性肝脏损伤,长期感染可能引发胆管炎、肝纤维化,进而增加癌变风险。因此,预防寄生虫感染对保护肝脏健康至关重要。预防措施包括避免食用未经充分煮熟的淡水鱼虾、避免接触污染水源等。
工业及环境毒素暴露也是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接触氯乙烯、砷、苯、农药等化学物质,或食用含黄曲霉毒素的霉变食物(如花生、玉米),均可能直接损伤肝细胞并诱发癌变。因此,减少职业暴露、避免食用霉变食物对于预防肝癌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抑制状态也会增加肝癌风险。器官移植患者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HIV感染者因免疫功能低下,均可能削弱肝脏对致癌因素的防御能力。因此,对于免疫抑制患者,应加强肝癌筛查,及时发现并干预。
不良饮食习惯也会间接增加肝癌风险。长期高脂、高糖饮食,以及频繁食用腌制、烧烤、油炸食品,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促进脂肪堆积和氧化应激反应。因此,均衡饮食、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对于预防肝癌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药物滥用等其他因素也会增加肝癌风险。放射性物质可能损伤肝细胞DNA,引发突变;某些药物(如长期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因此,减少放射性物质暴露、合理用药对于预防肝癌也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肝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外,寄生虫感染、工业及环境毒素暴露、免疫抑制状态、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也会对肝脏健康造成长期威胁。因此,我们应提高警惕,采取综合措施预防肝癌,保护肝脏健康。具体措施包括:
及时抗病毒治疗:对于HCV感染者,应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降低肝癌风险。
控制代谢紊乱:对于肥胖、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代谢问题患者,应积极控制体重和血糖,以预防NAFLD相关肝癌。
预防寄生虫感染:避免食用未经充分煮熟的淡水鱼虾,避免接触污染水源,以减少寄生虫感染风险。
减少职业暴露:对于长期接触氯乙烯、砷、苯、农药等化学物质的职业人群,应加强职业防护,减少职业暴露。
避免食用霉变食物:减少食用含黄曲霉毒素的霉变食物,以降低肝癌风险。
加强肝癌筛查:对于免疫抑制患者,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及时发现并干预。
均衡饮食: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避免频繁食用腌制、烧烤、油炸食品,以降低肝癌风险。
减少放射性物质暴露:对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的人群,应加强防护,减少放射性物质暴露。
合理用药:避免长期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以降低肝癌风险。
通过采取上述综合措施,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护肝脏健康。同时,我们也应该提高对肝癌的认识,加强肝癌的预防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杨锦钊
江门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