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全球范围内致死性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亚洲地区,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文将围绕肝癌的预防和治疗进行讨论,旨在提高公众对科学防治肝癌的认识,并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肝癌防控工作。
肝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难以被察觉,因此对于高危人群来说,定期进行肝癌筛查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甲胎蛋白(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是常用的筛查手段。AFP是一种肿瘤标志物,其水平在肝癌患者体内常显著升高,而肝脏超声则能够帮助发现肝脏内的异常肿块。AFP的升高并非肝癌特有,其他肝脏疾病如肝硬化也可能导致AFP升高,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肝脏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检查,可以实时观察肝脏结构和血流情况,对于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除了定期筛查外,预防肝癌还应从控制肝炎病毒传播、减少酒精摄入、避免致癌物质等方面入手。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接种乙肝疫苗、控制血液制品安全、防止医源性感染等措施是预防肝炎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此外,过量饮酒会损害肝脏,增加患肝癌的风险,因此减少酒精摄入也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避免接触含有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的食物也是预防肝癌不可忽视的一环。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霉变的花生、玉米等粮油食品中,食用前应仔细检查,一旦发现霉变应果断丢弃。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肝癌同样至关重要。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戒烟等健康习惯有助于维护肝脏健康,降低肝癌发生的风险。均衡饮食意味着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控制脂肪的摄入量;适量的运动则有助于提高身体代谢,减少肥胖,进而降低患癌风险;戒烟则可以减少肝脏负担,降低肝癌发生的可能性。研究表明,吸烟是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患肝癌的风险增加。
在治疗方面,肝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大小、位置、扩散情况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手术。对于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可以考虑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局部治疗手段,或者采用化疗、靶向治疗等系统性治疗方法。此外,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免疫治疗也成为肝癌治疗的新选择。肝癌的手术切除需要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有无侵犯重要血管等。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通过局部高温使肿瘤组织坏死,适用于直径较小的肝癌。化疗和靶向治疗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血管生成,控制肿瘤进展。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的免疫监视和杀伤作用。
综上所述,肝癌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普及肝癌知识、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加强高危人群筛查和提高肝癌治疗水平等综合干预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普及肝癌知识,提高公众对肝癌的认识,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预防肝癌的发生。加强高危人群筛查,如慢性肝炎患者、长期饮酒者等,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提高肝癌治疗水平,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打赢肝癌防控这场攻坚战。
王剑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京新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