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这一恶性肿瘤以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在中国大陆,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不下,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折磨,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研究显示,肝癌患者常常伴随着营养不良的问题,这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解析肝癌患者营养不良的现状,并探讨相应的营养支持策略。
肝癌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超过半数,其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代谢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这导致患者体内的营养储备迅速耗竭。另一方面,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特别是放化疗引发的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食欲和营养摄入。此外,肝癌导致的肝细胞受损,影响肝脏的正常营养代谢功能,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
为了准确评估肝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医护人员常采用主观整体评估(SGA)和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等方法。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快速识别营养不良的风险,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预防和减轻营养不良的发生。
在营养支持策略方面,推荐遵循“先口服、再肠内、最后肠外”的原则。对于能够正常进食的患者,鼓励其通过口服方式摄入足够的营养。饮食方面,应多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等,以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同时,建议患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免疫力。对于脂肪摄入,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量。
对于无法正常进食或口服营养不足的患者,可以考虑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肠内营养通过鼻饲管等方式直接将营养物质输送到肠道,而肠外营养则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这些方法可以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能量和营养,但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并发症。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改善肝癌患者营养状况方面也逐渐受到重视。例如,艾灸可以刺激穴位,促进气血运行,改善患者的食欲和消化功能。中医饮食干预则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以调理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肝癌患者营养不良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评估和多方位的营养支持。通过科学合理的营养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患者应定期进行营养状况评估,以监测营养状况的变化,并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此外,患者和家属应积极参与营养管理,了解营养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总之,肝癌患者的营养支持是一个多学科、多环节的综合治疗过程,需要医护团队、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合理的营养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肝癌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挑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生理需求,还要关注其心理需求,通过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朱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