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威胁之一,其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至关重要。在众多治疗手段中,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因其独特的机制和显著的疗效,逐渐成为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统治疗手段,如手术、化疗和放疗,尽管在早期肺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中晚期肺癌的治疗中效果有限,且伴随着明显的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化疗和放疗在攻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害正常细胞,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脱发和骨髓抑制等一系列副作用。
免疫治疗的兴起,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人体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等免疫细胞具有识别和消灭癌细胞的能力,但肿瘤细胞能够通过产生如PD-L1这样的蛋白来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控。免疫治疗药物,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PD-L1和PD-1的结合,相当于摘除了免疫细胞的“眼罩”,重新激活免疫系统,使T细胞能够识别并攻击癌细胞,抑制肿瘤的发展。
免疫治疗在肺癌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优势。首先,免疫治疗的疗效更为持久,部分患者在免疫治疗起效后能够长期受益,一些临床试验显示,接受免疫治疗的肺癌患者生存时间显著延长,部分患者甚至能够实现长期带瘤生存。其次,与传统化疗相比,免疫治疗的副作用相对较轻,常见的化疗副作用在免疫治疗中较少出现,免疫治疗的副作用多为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皮疹、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且多数症状较轻,可以通过药物干预或调整剂量来控制。
然而,免疫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肺癌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PD-L1高表达的患者使用免疫治疗单药治疗的效果较好;对于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常与化疗联合用于广泛期患者。医生会综合考虑肺癌的类型、分期、PD-L1表达水平等因素,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接受免疫治疗。
为了提高疗效,免疫治疗常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使用。免疫联合化疗能够增强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对于特定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也在探索中,有望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期。
在免疫治疗过程中,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关注。首先,免疫治疗起效可能较慢,一般需要2-3个月,因此不能过早判断治疗无效而放弃。在治疗期间,医生会通过CT等影像学检查定期评估疗效。其次,患者需要关注自身症状,如出现新的皮疹、咳嗽加重、腹泻、乏力等,应及时告知医生,排查是否为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处理。
综上所述,免疫治疗在肺癌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适用人群的筛选和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管理等挑战。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实践的积累,免疫治疗有望为更多的肺癌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高坤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