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和第四大癌症死亡原因。肝癌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常常导致许多患者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本文将详细解析肝癌早期的典型症状,并探讨如何通过定期筛查实现肝癌的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首先,肝癌早期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右上腹隐痛。这种疼痛感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普通的胃病,因此常常不被重视。但实际上,这种隐痛是肝癌细胞侵犯肝脏包膜所致,因此当出现这种症状时,应提高警惕。右上腹隐痛是肝癌早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统计,约有60%的肝癌患者在早期会出现这种症状。这种疼痛感通常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隐痛,可能伴有右肩背部放射痛。当出现这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肝癌的可能。
其次,乏力和食欲减退也是肝癌早期的典型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肝癌细胞大量消耗体内营养物质有关,导致患者出现全身乏力和食欲不振的现象。同样,这些症状也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疾病,如消化道疾病等。据统计,约有40%的肝癌患者在早期会出现乏力和食欲减退的症状。乏力可能表现为全身乏力、四肢无力、活动后加重等;食欲减退可能表现为进食量减少、对食物兴趣下降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肝癌的可能。
此外,随着肝癌的发展,患者可能还会出现黄疸、腹水等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黄疸是由于肝癌细胞侵犯肝内胆管,导致胆汁排泄受阻所致;而腹水则是由于肝功能衰竭导致的腹腔内液体积聚。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肝癌已经进入晚期,治疗难度加大。据统计,约有20%的肝癌患者在晚期会出现黄疸和腹水的症状。黄疸可能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尿液变深、粪便变浅等;腹水可能表现为腹部逐渐增大、腹壁静脉曲张、下肢水肿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尽快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乙肝患者和肝硬化患者而言,由于这两类人群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因此需要定期进行肝癌筛查。目前,超声检查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是较为常用的肝癌筛查方法。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肝脏内的占位性病变,而血清AFP检测可以评估肝癌细胞的活性。通过定期筛查,可以及早发现肝癌,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研究表明,对于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可以使肝癌的死亡率降低约30%。
总之,肝癌早期症状虽然隐匿,但通过提高警惕,关注身体的异常变化,并定期进行筛查,有望实现肝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对于乙肝患者和肝硬化患者等高危人群而言,定期筛查尤为重要。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此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措施,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通过综合防控,我们可以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人民健康。
刘慧颖
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长海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