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在胃癌治疗中的重要性及科学依据
胃癌是一种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外科治疗手段,在胃癌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将详细阐述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在胃癌治疗中的重要性及其科学依据。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定义及目的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Radical Total Gastrectomy)是一种外科手术方式,通过彻底切除胃癌原发病灶及其周围组织,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这种手术方式能够显著减少肿瘤的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1]。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主要目的是消除肿瘤细胞,恢复消化道的连续性和功能,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生理功能[2]。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适应症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主要适用于早期胃癌患者,特别是肿瘤尚未广泛扩散至远处器官的情况。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如果肿瘤侵犯范围较大,也可考虑行全胃切除术[3]。手术适应症主要包括:
(1)早期胃癌患者,肿瘤局限于胃壁,无远处转移; (2)进展期胃癌患者,肿瘤侵犯胃壁全层,但无远处转移; (3)部分胃癌患者,肿瘤侵及邻近器官,但可通过手术切除。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手术方法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手术方法也在不断进步。目前,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
(1)开放手术:传统的开放手术需要较大的切口进行操作,创伤较大,术后恢复较慢。但开放手术在处理复杂病例方面具有一定优势[4]。 (2)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通过几个小切口进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5]。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术后重建
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消化道连续性被中断,需要进行消化道重建以恢复消化道功能。常见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包括:
(1)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将食管与空肠进行端侧吻合,同时将空肠与十二指肠进行侧侧吻合,以恢复消化道连续性。 (2)食管-十二指肠吻合:将食管与十二指肠进行端侧吻合,适用于部分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能够显著提高早期胃癌患者的生存率。研究表明,早期胃癌患者接受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6]。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联合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7]。
晚期胃癌患者的综合治疗
对于晚期或无法进行手术的胃癌患者,可以考虑姑息性手术、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这些方法虽然不能根治肿瘤,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8]。
综上所述,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是早期胃癌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通过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减少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方法也在不断优化,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晚期或无法手术的患者,综合治疗手段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未来,我们仍需不断探索和优化胃癌的治疗方案,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黄俊文,李兆申. 胃癌外科治疗进展[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 35(7): 608-611. [2] 陈功,刘颖斌. 胃癌外科治疗的现状与挑战[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8, 21(2): 121-124. [3] 日本胃癌处理规约制定委员会. 日本胃癌处理规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4] 范上达,刘颖斌. 开放与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比较研究[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 15(6): 501-504. [5] 李子禹,秦新裕. 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7, 37(1): 57-60. [6] 赵玉沛,张太平. 胃癌根治性手术的适应证与疗效评价[J]. 中华外科杂志,2011, 49(5): 341-344. [7] 陈功,刘颖斌.
郑广超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月湖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