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介入治疗因其微创、恢复快、疗效明显等特点,在中期肝癌患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详细介绍介入治疗在中期肝癌中的应用,并提供介入治疗后的护理与生活指导,以帮助患者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一、介入治疗在中期肝癌中的应用
介入治疗是利用影像学技术(如X线、CT、MRI等)引导,将导管插入血管内,直接对肿瘤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射频消融等。动脉化疗栓塞通过将高浓度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并使用栓塞剂阻断肿瘤血供,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射频消融则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对于中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可以作为主要治疗手段,有效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二、介入治疗后的护理要点
监测生命体征:介入治疗后,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如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以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疼痛管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同时,可采用非药物镇痛方法,如冷敷、热敷、放松训练等,减轻患者痛苦。
感染预防:术后患者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医护人员应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定期检查血常规,监测白细胞计数,及时发现感染迹象,尽早给予抗感染治疗。
出血预防:术后患者出血风险增加,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排便,预防术后出血。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必要时使用止血药物,如止血敏、安络血等。
三、介入治疗后的生活指导
合理膳食:术后患者应摄入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满足身体康复需要。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奶等,可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机体抵抗力。低脂肪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可减轻肝脏负担,降低血脂。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柑橘等,可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
适当运动:术后患者应根据体力情况,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等。运动可增强体质,促进康复,改善情绪。但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定期复查:术后患者应按照医生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医护人员和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减轻心理压力。
总之,介入治疗为中期肝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科学的护理与生活指导,患者可以更好地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关爱。我们应不断探索和优化介入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水平,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唐艳芳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