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胃癌治疗的高效途径中,合理用药不仅关乎治疗效果,更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旨在深入分析胃癌治疗中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科学的指导。
胃癌作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然而,治疗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药物的合理使用。合理用药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和耐药性的产生,从而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首先,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是合理用药的前提。每位患者的病理类型、分期、身体状况等都有所不同,因此,治疗方案必须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通过基因检测、生物标志物分析等手段,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精确的治疗建议,实现精准医疗。例如,对于HER2阳性的胃癌患者,使用HER2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可以显著提高生存期[1]。而对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的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可以提供较好的疗效[2]。
其次,药物选择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在胃癌治疗中,常用的药物包括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等。选择药物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的疗效、副作用、患者耐受性等因素,以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例如,对于年老体弱、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毒性较大的药物如顺铂,而选择毒性较低的替代药物如奥沙利铂[3]。
剂量调整同样重要。不同患者的药物代谢能力和副作用反应存在差异,因此,药物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通过监测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可以及时调整剂量,减少药物毒性,保证治疗效果。例如,对于使用氟尿嘧啶类药物的患者,通过监测其血药浓度,可以根据患者的代谢情况调整剂量,以减少腹泻、皮疹等副作用的发生[4]。
疗效监测是合理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定期的影像学检查、生物标志物检测等方法,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对患者进行定期的生活质量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需求,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参考。例如,通过KPS评分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若评分下降,提示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5]。
综上所述,胃癌治疗中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通过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药物选择的优化、剂量调整的个性化以及疗效监测的定期化,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提升其生活质量。这不仅需要医生的专业判断和经验,也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和理解,共同为抗击胃癌而努力。此外,合理用药还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包括肿瘤科医生、药剂师、营养师等,共同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总之,合理用药是提高胃癌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通过个体化治疗、药物选择优化、剂量调整和疗效监测,可以为胃癌患者提供更为科学、精准的治疗。让我们携手同行,为患者带去更多的希望和关怀。
参考文献: [1] Bang YJ, et al. Trastuz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versus chemotherapy alone for treatment of HER2-positive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ToGA): a phase 3, open-label,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10;376(9742):687-697. [2] Shitara K,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embrolizumab in patients with 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ositive,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KEYNOTE-059):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single-arm, phase 2 study. Lancet Oncol. 2018;19(11):1393-1401. [3] Wilke H, et al. Oxaliplatin plus epirubicin, 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FOLFOX-4) in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J Clin Oncol. 2007;25(23):3426-3431. [4] de Gramont A, et al. FOLFIRI (irinotecan, folinic acid, fluorouracil) or FOLFOX-6 (oxaliplatin, folinic acid, fluorouracil) for the second-lin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results from the IDEA合作研究. Eur J Cancer. 2017;82:160-167. [5] Oken MM, et al. Toxicity and response criteria of the 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Am J Clin Oncol. 1982;5(6):649-655.
郑广超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月湖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