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因其发病部位特殊,好发于鼻咽顶部和咽隐窝内,与鼻腔、咽腔、口腔和耳部相通。由于其位置隐蔽,许多早期病人没有典型症状,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常被误认为是鼻炎、咽喉炎、偏头痛等。因此,我们需要关注鼻咽癌的早期"信号",提高防治意识。
鼻咽癌的常见症状包括: 1. 鼻塞、鼻出血,尤其是回吸性血涕:鼻塞可能由肿瘤压迫导致,鼻出血可能与肿瘤侵犯血管有关。回吸性血涕是指从鼻腔吸入后咳出的带血痰液,是鼻咽癌较为典型的症状之一。 2. 耳鸣、听力下降、耳闷胀感:鼻咽癌可能侵犯咽鼓管,导致中耳炎,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耳闷胀感可能与肿瘤压迫咽鼓管有关。 3. 头痛、面部麻木、复视:鼻咽癌可能侵犯颅底,导致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肿瘤压迫三叉神经,可引起面部麻木。侵犯动眼神经,可引起复视。 4. 颈部肿块,尤其是无压痛、质地较硬的肿块:鼻咽癌可经淋巴管向颈部转移,形成颈部肿块。与普通淋巴结炎导致的肿块不同,鼻咽癌导致的肿块质地较硬,无压痛。 5. 持续性咳嗽、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鼻咽癌可能侵犯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肿瘤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
鼻咽癌的高危人群包括: 1. 有鼻咽癌家族史:鼻咽癌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有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较高。 2. 长期吸烟、饮酒:吸烟、饮酒可增加鼻咽癌的发病风险。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和酒精可损伤鼻咽黏膜,诱发癌变。 3. 长期食用腌制、熏制食品:腌制、熏制食品中含亚硝酸盐较多,长期食用可增加鼻咽癌的发病风险。 4. 经常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有害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可引起基因突变,增加鼻咽癌的发病风险。 5. 患有EB病毒感染:EB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密切相关。EB病毒感染可导致鼻咽上皮细胞癌变。
针对鼻咽癌的预防,我们建议: 1. 定期进行鼻咽部的专科检查,如鼻咽镜、影像学检查等:鼻咽镜可直接观察鼻咽部情况,发现异常。影像学检查如CT、MRI可了解肿瘤的大小、范围、有无侵犯邻近组织等情况。 2. 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可降低鼻咽癌的发病风险。 3. 减少腌制、熏制食品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减少腌制、熏制食品的摄入,可降低鼻咽癌的发病风险。 4. 注意职业防护,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从事相关职业的人群应做好职业防护,定期体检,降低鼻咽癌的发病风险。 5. 积极治疗EB病毒感染:对于EB病毒感染者,应积极治疗,定期复查,降低鼻咽癌的发病风险。
对于鼻咽癌患者,早诊早治至关重要。一旦确诊鼻咽癌,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化治疗,包括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以期获得最佳疗效。同时,患者需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鼻咽癌虽然位置隐蔽,但通过留心早期"信号"、定期筛查、高危人群重点防控等措施,我们可以提高鼻咽癌的早诊早治率,改善患者预后。让我们携手科学防治鼻咽癌,守护健康。
张文辉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本部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