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致死率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重大威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因其微创、精准的特点,已成为中晚期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本文将从介入治疗方式及出院后管理两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肝癌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支持。
肝癌的介入治疗是一种采用现代影像技术(如X射线、CT、MRI等)引导下的治疗方法。通过这种技术,医生能够精确地将药物或其他治疗物质直接送入肿瘤局部,或者通过物理方法阻断肿瘤的供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这种治疗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常见的介入治疗方式包括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射频消融(RFA)。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一种通过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同时释放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肿瘤的血液供应,同时使化疗药物集中作用于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肝组织的损害。而射频消融(RFA)则是一种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量,使肿瘤组织局部高温坏死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迅速有效地消灭肿瘤细胞,同时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较小。
对于出院后的护理与预防,患者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休息与活动:术后初期应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但适度的活动有助于恢复。患者可根据自身体力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
饮食管理:建议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避免辛辣、油腻和硬质食物,以减轻肝脏负担。合理的饮食不仅可以提供必要的营养,还有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
用药指导:患者需按医嘱规律服用抗肿瘤药物及保肝药物,不得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正确的用药对于控制病情和预防复发至关重要。
定期复查:出院后应定期进行肝功能、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心理支持:肝癌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家人和朋友的关心与支持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预防感染:术后患者免疫力下降,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感染风险。预防感染对于术后恢复和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戒除不良习惯:戒烟、限酒,避免接触肝毒性物质,如某些药物和化学物质。这些不良习惯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治疗效果。
总之,肝癌介入治疗后的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到多方面的护理和预防措施。患者及家属应与医疗团队保持密切沟通,遵循医嘱,共同应对肝癌带来的挑战。通过科学的治疗与管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许伟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