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肺癌:从致癌危险因素评估开始

2025-07-09 13:01:12       3212次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变化,肺癌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统计,肺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居所有恶性肿瘤之首。预防肺癌,关键在于识别和控制致癌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将详细阐述如何从致癌危险因素评估开始,对肺癌进行有效预防。

首先,我们需了解肺癌的临床表现。在早期,肺癌可能不表现出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血痰、胸痛、发热、气喘等症状。到了晚期,肺癌可能侵犯周围器官和组织,导致颈静脉怒张、吞咽困难、上腔静脉综合征等更为严重的症状。因此,对这些症状的早期识别和重视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检查在肺癌的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致癌危险因素评估是识别高危人群的关键步骤。根据我国《肺癌筛查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肺癌高危人群定义为年龄在40岁以上,并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的人群:

吸烟≥400年支,戒烟时间<15年。年支是指每天吸烟的支数乘以吸烟的年数,例如每天吸20支烟,吸烟20年,那么吸烟指数就是20×20=400年支。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0-20倍。

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比如接触石棉、铀、氡等。长期接触这些致癌物质可显著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有肺结核病史者。这些慢性肺部疾病可损伤肺组织,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尤其是一级亲属中有肺癌患者。遗传因素在肺癌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因素在排除肺癌方面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通过对这些危险因素的评估,可以有效识别出高危人群,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筛查和预防。

除了致癌危险因素评估外,胸部影像学检查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低剂量CT检查作为肺癌早期筛查的主要手段,能够全面分析肺部结节肿块的特征,如结节的密度、形态、有无分叶、毛刺、胸膜牵拉,以及与周围组织及器官的关系等,从而判断其恶性程度。低剂量CT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常规胸片,可显著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

此外,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也是肺癌筛查的重要补充手段。常用的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包括CEA、NSE、CYFRA21-1、SCC等。这些标志物在肺癌患者中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对于高危人群的筛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肺癌,还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对于已出现症状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和血清标志物检查,以及组织病理检查等,以便及时确诊和治疗。组织病理检查是肺癌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取得肺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肺癌的类型、分化程度等,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总之,预防肺癌需要从致癌危险因素评估做起,通过识别高危人群并采取相应的筛查措施,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同时,对于已出现症状的患者,应尽早进行综合检查,以便及时确诊和治疗。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我们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肺癌,保护人类的健康。让我们携手行动,共创无烟世界,远离肺癌威胁!

刘庆根

济南市第六人民医院

下一篇高血压与心脑血管风险:如何通过管理降低并发症
上一篇妇科检查与超声: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的双重保障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