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作为一种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对于中高危肾癌患者,传统的治疗手段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的迫切需求。近年来,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成为治疗中高危肾癌的新策略,为中高危肾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中高危肾癌患者是指根据国际转移性肾癌数据库联盟(IMDC)评分标准划分的患者群体。IMDC评分综合考虑了患者年龄、血红蛋白水平、校正钙水平、血乳酸脱氢酶水平以及转移部位等多个因素,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个等级。对于中高危患者,单一的免疫治疗或抗血管生成治疗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则显示出较好的疗效。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而抗血管生成治疗则通过阻断肿瘤的血管供应,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两者的联合使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目前,已有多种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方案被证实对中高危肾癌患者有效:
阿西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PD-1抑制剂):阿西替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是一种PD-1抑制剂,两者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客观缓解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卡博替尼联合纳武利尤单抗(PD-1抑制剂):卡博替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是一种PD-1抑制剂,两者联合使用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贝伐珠单抗联合阿替利珠单抗(PD-L1抑制剂):贝伐珠单抗是一种抗血管生成药物,阿替利珠单抗是一种PD-L1抑制剂,两者联合使用同样可以提高客观缓解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总体而言,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客观缓解率约为30%-50%,显著优于单一治疗方案,可以显著延长中高危肾癌患者的生存期。当然,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也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皮疹、肝功能异常、高血压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并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
对于低危肾癌患者,目前仍以单药靶向治疗为主,如舒尼替尼、培唑帕尼、仑伐替尼等。对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错配修复缺陷(dMMR)或肿瘤突变负荷高(TMB-H)的患者,可以考虑免疫单药治疗,如帕博利珠单抗。
总之,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为中高危肾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未来仍需要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肾癌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获益。
汤华
常州市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