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头颈部癌症的神秘面纱:吸烟、饮酒与HPV

2025-07-20 10:53:31       3209次阅读

头颈部肿瘤,是指起源于口腔、喉部等头颈部区域的恶性肿瘤,包括口腔癌、喉癌等。这些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吸烟、饮酒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被认为是最主要的风险因素。

吸烟是导致头颈部肿瘤的主要因素之一。烟草中包含的多种致癌物质可以直接损伤DNA,引起基因突变,进而诱发肿瘤的形成。同时,吸烟还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减弱机体对肿瘤细胞的监控和清除能力。长期吸烟者患头颈部肿瘤的风险明显高于非吸烟者。有研究表明,吸烟者患口腔癌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3倍,喉癌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5-10倍。

饮酒同样对头颈部肿瘤的发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等有毒物质可以直接损伤细胞DNA,引起细胞癌变。而且酒精还会破坏正常的细胞功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长期大量饮酒者患头颈部肿瘤的风险是非饮酒者的2-3倍。

HPV感染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部分HPV型号(如HPV16、18型)具有高度致癌性,可以引起宫颈、肛门、头颈部等部位的肿瘤。HPV感染后,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通过多种机制干扰正常细胞的生长调控,最终导致细胞癌变。HPV相关头颈部肿瘤约占所有头颈部肿瘤的20-30%。

除了上述三大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口腔卫生状况差、长期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等也与头颈部肿瘤的发生有关。例如,长期食用腌制、熏制食品,缺乏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都可能增加头颈部肿瘤的风险。此外,一些职业暴露,如长期接触木材、皮革、油漆等,也可能增加头颈部肿瘤的发病风险。

因此,预防头颈部肿瘤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戒烟限酒、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头颈部肿瘤的重要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均衡饮食、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也有助于降低肿瘤风险。有研究表明,戒烟后头颈部肿瘤的风险会逐渐降低,5年后可降至非吸烟者水平。

对于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头颈部肿瘤的筛查也是早期发现肿瘤的重要手段。通过口腔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方法,可以及时发现肿瘤,提高治愈率。口腔检查可以发现口腔内的异常肿块、溃疡、出血等,影像学检查如CT、MRI可以发现头颈部深部的肿瘤,病理活检可以确诊肿瘤的性质。

对于已经确诊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有助于控制肿瘤进展,改善预后。手术是头颈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可以切除肿瘤及周围受累组织。放疗可以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也可以作为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患者的治疗手段。化疗可以作为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手段,也可以作为放疗的增敏治疗。

总之,头颈部肿瘤的发生与吸烟、饮酒、HPV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通过戒烟限酒、接种HPV疫苗等预防措施,以及定期筛查,可以降低头颈部肿瘤的发生风险。对于已经罹患头颈部肿瘤的患者,及时进行综合治疗,有望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头颈部肿瘤虽然凶险,但并非不治之症,通过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很多患者仍可获得长期生存。

杜芳芳

天津市环湖医院

下一篇惰性淋巴瘤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关键因素与治疗靶点
上一篇短疗程高剂量化疗实现伯基特淋巴瘤的治愈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