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 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这两种疾病虽然同属于淋巴瘤,但在病理特征、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对这两种淋巴瘤的病理特点及治疗对比进行深入探讨。
病理学特征
霍奇金淋巴瘤(HL)
霍奇金淋巴瘤的标志性细胞是Reed-Sternberg细胞(RS细胞),这是一种独特的大细胞,其细胞核呈双叶状,是诊断HL的关键。HL的病理分类相对简单,主要分为两大类: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 CHL)和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odular Lymphocyte-Predominant Hodgkin Lymphoma, NLPHL)。CHL进一步分为四个亚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减少型和淋巴细胞丰富型。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与HL相比,NHL的病理分类更为复杂,根据细胞起源不同,NHL分为B细胞性NHL和T/NK细胞性NHL两大类,每一大类下又包含多个亚型。NHL的分类不仅依赖于细胞形态学,还涉及免疫表型、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层面。不同亚型的NHL在临床表现、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上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得NHL的治疗需要更为个性化的策略。
治疗策略
霍奇金淋巴瘤(HL)
HL的治疗主要包括化疗和放疗。对于早期(I-II期)HL,联合化疗方案如ABVD(多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碱、达卡巴嗪)是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其完全缓解率可达80%以上。对于部分低风险患者,可考虑减少化疗周期或降低化疗强度,以降低长期副作用。对于早期HL,放疗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巩固治疗手段,尤其是对于化疗后残留病灶的患者,放疗可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
对于晚期(III-IV期)或复发的HL,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SCT)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高剂量化疗可以最大限度地消灭残留的肿瘤细胞,而ASCT则可以恢复患者的造血功能,减少化疗相关的骨髓抑制。对于部分不适合ASCT的患者,新型靶向药物如PD-1抑制剂(如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也显示出较好的疗效。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NHL的治疗更为复杂,需要根据病理亚型、分期、患者的年龄和基础疾病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早期、低级别B细胞性NHL,如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FL),可采用观察等待、放疗或化疗等策略。对于部分年轻、低肿瘤负荷的患者,可考虑局部放疗,以减少全身化疗的副作用。对于进展较快的FL,可采用免疫化疗方案,如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
对于侵袭性B细胞性NHL,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R-CHOP方案是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其完全缓解率可达70%以上。对于部分高风险DLBCL患者,如双表达DLBCL(同时表达MYC和BCL2蛋白),可考虑采用强化化疗方案,如R-EPOCH(利妥昔单抗、依托泊苷、长春瑞滨、多柔比星、环磷酰胺、泼尼松)。
对于T/NK细胞性NHL,如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PTCL),一线治疗方案主要为CHOP方案。然而,PTCL对化疗的反应较差,长期生存率较低。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PTCL中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如CD30单克隆抗体(如本妥昔单抗)和PD-1抑制剂。
结语
综上所述,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在病理学特征和治疗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对这两种疾病的深入研究,新的治疗手段不断涌现,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对于淋巴瘤患者,应根据具体的病理亚型、分期和个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覃鹏飞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