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因其高恶性程度和较差预后而备受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胰腺癌的主要类型、危险因素、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手段以及预后,以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警觉。
胰腺癌的主要类型
胰腺癌根据其细胞起源不同,可分为胰腺导管腺癌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导管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胰腺癌的90%以上,起源于胰腺的导管细胞,具有强烈的侵袭性和快速进展的特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则起源于内分泌细胞,仅占胰腺癌的5%左右,生长相对缓慢,预后相对较好。
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不可控和可控两大类。不可控因素包括年龄(60岁以上)、性别(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家族遗传(如BRCA2基因突变)、慢性胰腺炎和糖尿病。可控因素则包括吸烟、肥胖、高脂饮食和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杀虫剂)。通过控制这些可控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胰腺癌的风险。
胰腺癌的症状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常较为隐匿,容易被忽视。典型的症状包括上腹或背部疼痛、无痛性黄疸、体重骤降、食欲不振和恶心。此外,新发糖尿病和脂肪泻也可能是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胰腺癌的可能。
胰腺癌的诊断方法
诊断胰腺癌的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如增强CT/MRI和超声内镜(EUS)对于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及是否侵犯血管非常重要。尤其是EUS,在精准活检方面表现突出。肿瘤标志物CA19-9虽可辅助诊断,但其特异性不高,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活检是病理确诊的金标准,通过活检可以明确肿瘤的性质和分型。
胰腺癌的治疗手段
治疗胰腺癌的手段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靶向/免疫治疗和对症支持。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根治胰腺癌的方法,但仅适用于约20%的早期患者。化疗和放疗可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或晚期姑息治疗。靶向和免疫治疗适用于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对症支持治疗包括胆管支架置入以缓解黄疸、止痛治疗和营养支持。
胰腺癌的预后
胰腺癌的预后总体不佳,总体5年生存率约为10%,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晚期。对于可手术切除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20-30%。而晚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约为6-12个月。因此,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预防胰腺癌的建议
预防胰腺癌的建议包括戒烟、控制体重、均衡饮食以及高危人群定期筛查。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或CA19-9监测,以提高胰腺癌的早期发现率。
胰腺癌因其早期症状隐蔽、进展快、治疗难度大而被称为“癌中之王”。提高警惕并及时就医,尤其是在出现不明原因黄疸或体重下降时,对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提高公众对胰腺癌的认识,促进胰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王珂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