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风险因素与预防措施

2025-07-16 15:01:54       3234次阅读

甲状腺癌,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作为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列第七位和第三位。本文将深入探讨甲状腺癌的类型、风险因素、早期筛查和治疗原则,以提升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甲状腺癌根据组织学特征可分为几种亚型,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细胞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等。大多数甲状腺癌的生长速度较慢,恶性程度相对较低,因此我国甲状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经突破80%。然而,公众对甲状腺癌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常见的误解是将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混为一谈。随着体检的普及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约60%-70%的城市居民通过常规甲状腺超声筛查发现了结节。这种混淆导致了两种极端现象:一方面,一些人因发现毫米级的结节而产生过度焦虑,甚至要求进行不必要的手术干预;另一方面,另一些人忽视超声报告中的“低回声”、“微钙化”等提示性描述,从而延误了治疗。

在甲状腺癌的早期筛查方面,公众的认知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部分受过较高教育的人群过度关注筛查,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低收入、老年及农村群体由于健康意识薄弱或医疗资源不足,筛查率不足20%,可能错过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会。因此,普及甲状腺癌知识、提升公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治疗甲状腺癌时,需要在个体化与规范化之间找到平衡,避免走向两种极端。一种是机械地套用指南,忽视个体差异,例如对不耐受手术的患者强行进行手术;另一种是过度定制化治疗,偏离循证医学原则,例如对高危患者滥用消融技术,导致转移风险增加。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生存获益与生活质量的协同优化,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医学理念。

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早期诊断依赖于对甲状腺癌风险因素的认识,包括家族史、辐射暴露史、性别(女性患病风险较高)、年龄(通常在40-60岁之间)等因素。此外,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可能是一个风险因素。早期筛查通常采用超声检查,这是一种无创、快速、成本效益高的检查方法。对于超声检查发现的可疑结节,可能需要进行细针穿刺活检以确定其性质。

在治疗方面,手术是甲状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全甲状腺切除术和次全甲状腺切除术。术后可能需要进行放射性碘治疗以消除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癌细胞。此外,对于晚期或复发的甲状腺癌患者,可能需要接受靶向治疗或化疗。治疗的选择应基于癌症的类型、分期、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综上所述,尽管甲状腺癌在众多癌症中的5年生存率相对较高,但公众对其的认知和预防措施仍存在误区。通过科学普及,提高公众对甲状腺癌风险因素的认识,加强早期筛查,以及遵循个体化与规范化的治疗原则,是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的关键。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期待在未来降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徐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十梓街院区

下一篇鼻咽癌术后转移预防与骨、肝、肺转移的治疗
上一篇子宫内膜癌患者生活质量提升:超声技术的助力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