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严重性不言而喻。在胃癌进展期或复发转移时,可能引发的严重并发症——胃癌肠梗阻,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将深入探讨胃癌肠梗阻的病理机制、症状识别、诊疗要点及护理管理,以帮助公众科学认知这一并发症,提高对胃癌及其并发症的警觉性。
病理机制
胃癌肠梗阻主要是由于肿瘤对肠道的直接侵犯或转移灶对肠管的压迫,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胃癌细胞的快速生长和扩散,可侵犯周围组织,包括肠道,形成机械性梗阻。同时,肿瘤转移至腹腔淋巴结或其他远处器官,也可能压迫肠管,引发梗阻。这些梗阻不仅影响肠内容物的通过,还可能导致肠壁缺血、坏死,甚至穿孔,进一步增加治疗难度和风险。此外,肿瘤可能产生大量腹水,增加腹压,加剧肠梗阻的症状。
症状识别
胃癌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多样,但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和便秘。幽门梗阻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和呕吐,而小肠或结肠梗阻则表现为全腹部疼痛和腹胀。由于肠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患者可能出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以及明显的腹部膨胀。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可能随着梗阻的进展而加剧,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在某些情况下,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腹部触痛等感染症状,提示可能存在肠壁缺血或穿孔。
诊疗要点
1.
影像学检查
:增强CT扫描和MRI是诊断胃癌肠梗阻的重要手段,它们可以精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此外,X线平片和超声检查也可用于初步评估肠梗阻的存在和性质。 2.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水平的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和梗阻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也有助于评估肿瘤的活性和治疗效果。 3.
内镜检查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肿瘤对肠道的影响,有助于确定梗阻的确切位置,为手术或其他治疗手段提供指导。内镜下还可以进行活检,明确病理诊断。 4.
治疗策略
:胃癌肠梗阻的治疗需根据梗阻部位、患者的整体状况和肿瘤分期综合考量。手术解除梗阻是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肿瘤切除、肠段切除及吻合术等。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内镜下放置支架或肠梗阻导管可暂时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在某些情况下,手术可能需要与化疗或放疗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5.
化疗和放疗
:对于部分患者,化疗或放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帮助缩小肿瘤,减轻梗阻症状,或作为姑息治疗延长生存期。化疗药物的选择和放疗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特性来确定。
护理管理
胃癌肠梗阻患者需要严密的护理管理,包括疼痛控制、营养支持、心理辅导和生命体征监测。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此外,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维持患者的体力和免疫力至关重要,应根据患者的消化吸收能力,提供适当的营养补充。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静脉营养或肠内营养是必要的选择。护理人员还应加强对患者皮肤和粘膜的护理,预防压疮和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胃癌肠梗阻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和综合治疗。通过科学的诊疗和精心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公众应提高对胃癌及其并发症的认识,早期发现和治疗,降低疾病带来的风险。对于高危人群,定期体检和筛查是预防胃癌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有效控制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
贺玲玲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