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一种,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胃癌的生物学基础和诊断要点,以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警觉。
胃癌的解剖基础
胃是消化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由四层构成:最内层为黏膜层,紧接着是黏膜下层,然后是固有肌层,最外层为浆膜层。这四层结构共同构成了胃的基本解剖框架。黏膜层负责分泌胃酸和消化酶,黏膜下层含有血管和神经,固有肌层负责胃的蠕动功能,而浆膜层则保护胃的外表面。了解胃的解剖结构,有助于我们理解胃癌发生的生物学机制。
胃癌的定义与分类
胃癌特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黏膜上皮的肿瘤可表现为良性的腺瘤,而恶性的腺癌则来源于此。值得注意的是,胃的其他三层结构也可能发生肿瘤,这些肿瘤被称为间叶性肿瘤、间质瘤或淋巴瘤,它们虽可表现为恶性肿瘤,但不属于胃癌的范畴。胃癌的分类还包括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是指肿瘤局限于胃黏膜或黏膜下层,而进展期胃癌则指肿瘤侵犯到肌层或浆膜层。
胃癌的生物学特性
胃癌的生物学特性涉及到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能力。这些特性决定了胃癌的恶性程度和治疗难度。胃癌细胞往往具有较高的增殖活性和侵袭性,能够穿透胃壁并进入周围组织,甚至通过淋巴和血液系统转移到远处器官。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与其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包括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以及微环境的改变等。
胃癌的诊断要点
1.
临床表现
:胃癌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轻微,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缺乏特异性,容易与其他消化道疾病混淆。因此,对于有胃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长期消化不良者等,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2.
影像学检查
:通过胃镜和CT扫描等影像学手段,可以直观观察胃壁的异常情况,对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犯范围进行评估。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取材活检;CT扫描则可以了解胃壁的厚度、胃周淋巴结以及远处转移情况。 3.
组织病理学检查
:通过胃镜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肿瘤的性质和分级。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以及侵犯深度,为临床分期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4.
分子生物学检测
:对胃癌细胞的分子标记物进行检测,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分子特性,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例如,HER2蛋白过表达的胃癌患者可能从HER2靶向治疗中获益;微卫星不稳定性高的胃癌患者可能对免疫治疗敏感。 5.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实验室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为治疗提供参考。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等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测的指标。
胃癌的治疗
胃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分期以及患者的一般状况等因素。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 1.
手术治疗
:对于早期胃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胃癌根治术可以达到治愈目的。对于进展期胃癌,胃癌根治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后病理分期和分子分型有助于指导术后辅助治疗。 2.
化疗
:对于进展期胃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化疗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对于晚期胃癌,化疗可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3.
放疗
:对于部分胃癌患者,放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减少局部复发风险。 4.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对于HER2阳性或MSI-H的胃癌患者,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可以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总结
胃癌作为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其生物学特性和诊断要点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胃的基本解剖结构、胃癌的定义与分类、以及胃癌的诊断流程,有助于提高公众对胃癌的认识,促进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手段,可以显著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预防胃癌的发生也很重要,包括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只有做到早诊早治,才能降低胃癌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叶凯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东海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