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慢性肝脏疾病,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重大挑战。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是导致肝脏炎症、纤维化,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癌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乙肝患者而言,长期抗病毒治疗在疾病预防和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乙肝病毒感染后,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肝脏炎症和损伤。长期的肝脏炎症会刺激纤维组织的增生,形成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是一种病理过程,其中正常的肝组织被纤维组织所替代,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这不仅会降低肝脏的功能,还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肝硬化是肝纤维化的晚期阶段,肝脏的大部分组织被纤维组织所替代,肝脏功能严重受损。研究显示,未经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0倍,而肝硬化患者发展为肝癌的风险则更高。
为了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病毒载量,减轻肝脏炎症,延缓肝纤维化的进程,乙肝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目前的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如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等。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病毒的DNA聚合酶活性,从而减少病毒的复制。此外,还有干扰素类药物,如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它们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来抑制病毒复制。
长期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不仅可以减少肝脏炎症,降低肝纤维化的风险,还能显著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有研究表明,经过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肝癌的发生率可以降低50%以上。此外,长期治疗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并发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值得注意的是,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病毒载量和肝功能,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还应避免饮酒和接触肝毒性药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肝脏的额外负担。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睡眠和心理状态等。
总之,长期抗病毒治疗对于延缓乙肝患者的肝纤维化进程,降低肝癌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药物,坚持规范治疗,以实现最佳的疾病控制效果。同时,患者还应积极参与健康教育,了解疾病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通过医患共同努力,我们有望实现乙肝的控制和消除,保护人民健康。
在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副作用,如恶心、腹泻、头痛等。这些副作用通常可以通过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来缓解。患者应向医生报告任何不适症状,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乙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ALT、AST、ALP、GGT等指标,以及血清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脏的炎症程度和合成功能,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病情进展。
对于部分乙肝患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内镜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等,以监测肝脏结构和排除肝癌的可能。这些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肝脏的异常变化,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在乙肝患者的长期管理中,心理支持和心理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可能会因为疾病的压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医生、护士和心理咨询师应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乙肝患者还应注意预防乙肝的传播,避免通过血液、性接触等途径将病毒传播给他人。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接种乙肝疫苗,以保护家人和周围人群的健康。
总之,乙肝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长期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定期监测病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肝癌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有望实现乙肝的控制和消除,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何玲
咸宁市中心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