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起源于甲状腺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但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常忽视这些警示信号,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本文将深入探讨甲状腺癌的病理基础、早期症状、预防措施以及早期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
病理基础
甲状腺癌根据组织学类型主要分为四种: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较为常见,且相对预后较好。髓样癌和未分化癌较为罕见,但恶性程度更高,预后不良。尽管甲状腺癌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辐射暴露、遗传因素和碘摄入的不均衡(不足或过量)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早期症状
尽管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较为隐蔽,但仍有一些信号值得关注: 1.
颈部肿块
:最常见的症状,肿块多为无痛性,质地坚硬,活动度差。 2.
声音变化
:肿瘤可能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 3.
颈部淋巴结肿大
:部分患者可触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4.
咽喉部不适或疼痛
:肿瘤刺激或压迫周围组织可导致咽喉不适或疼痛。 5.
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
:肿瘤较大时,可能压迫气管或食管,引起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
预防措施
为了降低甲状腺癌的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避免辐射暴露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医学影像检查,特别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应避免不必要的颈部X线检查。 2.
适量碘摄入
: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摄入不足或过量均可能增加甲状腺癌的风险。成人每日推荐的碘摄入量为150微克。 3.
定期体检
:特别是有家族史的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 4.
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早期诊断与治疗
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于B超检查和细针穿刺活检。B超能够发现甲状腺结节,而细针穿刺活检则有助于明确结节的良恶性。一旦确诊为甲状腺癌,应尽快进行手术切除,术后可能需要进行碘131放射性治疗和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通常包括甲状腺全切除或次全切除,以及淋巴结清扫。术后根据病理分型和分期,可能需要进行碘131放射性治疗,以消除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潜在的癌细胞。此外,患者还需要进行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通过服用甲状腺激素制剂,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降低癌细胞生长的风险。
预后与随访
甲状腺癌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好,尤其是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患者。但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包括定期的甲状腺功能检测、B超检查和血清甲状腺癌标志物检测,以监测疾病的复发和进展。
综上所述,尽管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好。因此,提高公众对甲状腺癌的认识,重视早期症状,定期体检,是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对抗这一疾病,挽救更多生命。
戴宇龙
兴化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