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因此,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结直肠癌筛查的方法也在不断进步。传统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包括粪便隐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st, FOBT)、结肠镜检查等,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粪便隐血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低,容易受到饮食、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结肠镜检查虽然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但属于侵入性检查,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不适感和并发症风险。
近年来,多靶点粪便DNA检测作为一种新兴的结直肠癌筛查手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多靶点粪便DNA检测的科学依据在于结直肠癌细胞在增殖和扩散过程中,会产生特定的DNA片段。这些片段可以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成为检测结直肠癌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多靶点粪便DNA检测通过分析粪便中的特定DNA片段,来评估受检者是否患有结直肠癌。
多靶点粪便DNA检测具有以下优势:
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相较于传统的粪便隐血试验,多靶点粪便DNA检测可以更准确地识别结直肠癌患者,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非侵入性:多靶点粪便DNA检测无需进行结肠镜检查,降低了患者的不适感和并发症风险。
操作简便:多靶点粪便DNA检测的操作流程相对简单,患者更容易接受。
检测周期长:多靶点粪便DNA检测推荐每3年进行一次,而结肠镜检查和CT结肠成像等侵入性检查则推荐每10年或每5年进行一次,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早期发现:多靶点粪便DNA检测可以检测到早期结直肠癌,有助于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
根据最新的筛查指南,45~75岁的成年人可以选择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 FIT)、高灵敏度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High-Sensitivity Guaiac Fecal Occult Blood Test, HSgFOBT)或多靶点粪便DNA检测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其中,多靶点粪便DNA检测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推荐的首选筛查方法之一。对于76~85岁的老年人,应根据个人偏好、预期寿命、健康状况和既往筛查史进行个体化筛查决策。
总之,多靶点粪便DNA检测作为一种新兴的结直肠癌筛查手段,具有高灵敏度、特异性和非侵入性等优势。对于45~75岁的成年人,可以考虑将多靶点粪便DNA检测纳入结直肠癌筛查方案。同时,对于筛查结果阳性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在未来,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优化,多靶点粪便DNA检测有望在结直肠癌筛查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重要支持。此外,结直肠癌的预防也不容忽视,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及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筛查,都有助于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李文耀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景华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