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是人体呼吸系统中的关键器官,负责氧气的交换和二氧化碳的排出。肺癌作为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治疗方式的探索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领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占所有肺癌病例的大约85%,其中鳞状细胞非小细胞肺癌(squamous NSCLC)是一个重要的亚型。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的深入了解,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显示出了其独特的治疗效果和潜力。
靶向治疗是指针对肿瘤细胞特异的分子靶点,如细胞表面受体、信号传导分子或细胞内酶等,通过特异性药物抑制这些靶点的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这种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化疗,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较小的副作用,因为它能够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在鳞状细胞NSCLC的治疗中,靶向治疗药物信迪利单抗(Sintilimab)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积极的效果。
信迪利单抗是一种靶向免疫治疗药物,通过与PD-1受体结合,阻断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监控的机制,从而激活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攻击。PD-1是一种主要表达在T细胞表面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当其与PD-L1(主要表达在肿瘤细胞表面)结合时,会抑制T细胞的活性,导致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信迪利单抗通过阻断这一抑制信号,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在一项名为ORIENT-11的随机、双盲、III期临床试验中,研究者将信迪利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化疗用于晚期非鳞状细胞NSCLC的一线治疗,并与安慰剂联合化疗组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延长,这一发现为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无进展生存期是指从随机分组开始至肿瘤进展或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是评估抗肿瘤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
此外,另一项研究ORIENT-12也采用了类似的治疗方案,即信迪利单抗或安慰剂联合吉西他滨和铂类化疗,用于鳞状细胞NSCLC的一线治疗,并观察到了阳性结果。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特定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使用信迪利单抗联合传统化疗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治疗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靶向治疗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分子特征来决定。靶向治疗的适用性取决于肿瘤细胞是否表达特定的分子靶点,因此需要通过基因检测等方法来确定。此外,靶向治疗药物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如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总之,靶向治疗在鳞状细胞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显示了其治疗潜力,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然而,具体治疗方案的选择应结合最新的医学指南、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个体化的分子特征,由专业医生决定。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有效的治疗手段为肺癌患者带来希望。
王真
南京市江宁中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